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高校推崇新宿舍文化 后勤改革上理论层次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28

    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各学校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物业管理、运行体制、引入社会服务、建设电子化学生社区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北京高校第四届学生公寓管理改革研讨会上,记者发现,把高校后勤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也成了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

    此次研讨会上选用交流的三篇论文和与会者研讨的话题均涉及了后勤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内容。清华大学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正在探索宿管干部体制的接轨,提出由学生干部担任社区各主要管理岗位的副职,所有的楼都招聘了学生楼长,“学生超市”聘用学生当服务员兼物价调查员,使学生社区建设与学生的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相结合。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了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建立开放型住宿新模式的思路。其优势在于:学生知识面单一、专业面狭窄的缺陷有望得到弥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可以从同宿舍的高年级学生那里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和专业方向,适应自主就业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主张学生公寓“育人”的职能应根据服务管理的对象而定,形式可以多样化。他们在各学生公寓楼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成立了“精神家园”学生公寓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利用宿舍内的电视机播放“关于科索沃问题”、“百年恩来”、“电脑时代”等节目,建立了学生电视台,把教育活动搬进了公寓里。

    研讨会上宣布了2000年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学生公寓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评出的六篇优秀论文,清华大学送选的《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适应一流大学的学生社区》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