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始,武汉市新洲区教委先后为两家保险公司代办学生保险,每年强制向每名中小学生收取20至30元保险费,从而获得保险公司28%左右的提成。4年内有15万中小学生投保,两家保险公司收走上千万元保险费,给区教委“手续费”近300万元,这笔巨款没进财政“笼子”,而成了教委的“小金库”。这个区阳逻镇教委甚至截留学生保险费40万元,内部随意花销。
还有卫生防疫费、电影费等各种名目繁多的代收费,都多多少少有一定比例的返利分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是这种好处费使得学校乐于向学生强制收费,学生成了一些学校的“摇钱树”、“唐僧肉”。在鄂南山区一些小学,代收费与正常学杂费一样多,高达80元。通过向学生强行收费,教委、学校得了“好处”,可苦了学生。如在新洲区一些中小学中,没钱交保险费的学生受尽教师的歧视,有的教师直接对学生说“不交保险费,你就莫上学”。去年6月,因交不起20元的平安保险费,潘塘镇易河高级小学一名五年级女生喝农药自杀,险些丢了性命。正是因为强制学生投保出现了一些事故,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有些县市教育系统行动有所收敛。但今年2月7日,在中小学春季开学之初,湖北省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又向全省发了《关于协助做好学生平安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协助开办学生平安保险,一些地方教委经不起利益的诱惑,重操旧业,虽然收费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但仍是强制保险。为之所迫,更多的学生选择的可能不是自杀,而是辍学。
有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混乱,大肆挥霍形成的亏空也通过向学生收费来填补。武汉市郊区某镇教委内部管理失控,干部职工享乐思想膨胀,进城办事要租车,经常出入歌舞厅、娱乐城,甚至将出入色情场所的花销以餐票报销,到1998年现任主任接手时,包括166万元“普九”债务,形成了842万元的巨额债务。近两年来,内部管理没有根本改变,16名干部职工每年人平均费用2万元,债务有增无减。为了应付上百名债主,今年春季开学时,镇教委对湖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公布的“十不准”等收费纪律置若罔闻,仍然我行我素,向报名上学的中小学生每人收费150元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抬高了教育“门坎”,一批家境困难的学生因交不起昂贵的费用,只好在校门前止步,无奈辍学。开学20多天后,全镇还300多名中小学生未报名,相当于去年底在校生的3%。正是这150元“随读代征”的教育费附加击碎了刘蓉的“读书梦”,这位11岁的小女孩本该和同学们一起,坐在胜利湖村小学四年级教室里上课,可她现在只能站在窗外,眼巴巴地瞅着教师讲课,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课声和同学们的欢笑声不时钻进她的耳朵。她闪着一双稚嫩的眼睛对记者说:“我好想读书,可我家交不起学费。”
近年来,天门市绝大多数农民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起码能认得钱,找得到厕所”,再苦再穷也要坚持供孩子读完小学,而对孩子上初中就不那么热心了。小学毕业后,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到初三后有的地方几乎有一半辍学,本该在校园读书的青春少年成了放牛娃、打工妹和在社会上四处游荡的“浪子”。如全市1995年9月入学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为25749人,这批学生升入初一、初二和初三时,分别只有22447人、22800人和17907人,以小学六年级为基数,辍学率分别为12.82%、11.45%和30.46%,比“普九”达标标准高了4至10倍。
农民收入下降,负担居高不下,“辛辛苦苦忙一年,付不起孩子的上学钱”。天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之乡”,年产棉花百万担,种植棉花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自1997年以来,国家连续调低棉花收购价格,棉农收入锐减,不少农民种了几亩地,辛苦一年,最后还亏本了,手头自然十分拮据。而学校收费如农民负担一样有增无减,一些学校除了每学期向每个中学生征收人民教育基金外,平时还要交电影费、作业本费、补课费;到期末考试前,学校又要学生补交一笔学费,不交不让参加考试。一些学生交不起这费那费,只好辍学。1996年后,我国大、中专院校招生并轨和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加之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分配难,一些家境贫寒的农户硬撑着,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学,孩子好不容易熬过了“十年寒窗”,跳出了“农门”,可如今又重回“农门”,靠读书已不能象过去那样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加剧了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有关系和后台的学生可以“先就业后上学”,拿到大、中专文凭。没有关系和后台,即使上了大学,也难找到工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何必再读书?
“小学毕业一头牛,初中毕业一把锄,高中毕业到处游”,农村中小学应试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的需要,农民觉得花钱让孩子读书不值。天门市现在只有岳口职业初中和李场职业中学两所从事初中职业教育的学校,在校学生共有500多人,不到全市6万多名初中生的1%,绝大多数初中仍按应试教育模式,为考中专、高中安排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农村的需要,难以培养出农民所需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学生。农民自己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指望孩子能有点出息,可现在即使考上了大学、中专的学生也难找份“铁饭碗”了,一些农村家长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点学门手艺,将来好在社会上挣碗饭吃。然而,目前中学的应试教育不可能让孩子们学上一点实用技术和能挣钱的手艺。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初中叫苦不迭,但舍得花钱送子女读各种职业学校。一些学生不读初中后,马上就到附近的职业学校学技术。离天门拖市镇两所初中仅2公里之遥的赵台桥头,有中心、清华和庙河三家门挨门的服装学校,每个学校二、三十名学生,家家生意兴隆,且清一色是年龄在12岁至16岁之间的女孩。拜师学艺,准备走外出打工挣钱这条路。经过“普九”达标,不少农村学校教学楼变高了,教室漂亮了,学生却少了,教室只得装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