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四中的巨奖是新闻炒作?还是以此凸显私立学校不凡的办学实力?是一种短暂的泡沫效应?还是打破招生机制的大胆之举?
日前记者作了深入采访。
校董事会董事长赵百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投入巨资办学时,就下过决心,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余姚四中办成浙江省内一流的中学。学校的硬件和师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学生的素质也至关重要。由于现在余姚四中不是重点中学,按照有关规定,录取学生时排在第二批次,这样一来我们很难录取到高分学生,在招生中处于了劣势。现在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赵百祥认为,这不是短期行为,这是为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的。
赵百祥介绍,已与学校达成意向的学生大多是成绩较好、地处农村的初三学生,他们大多爱学习,能吃苦。“我们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办一个45名学生左右的希望实验班,这批学生是花钱引进的学生,将是学校培养的重点。希望他们在三年的学习后,能从高考中脱颖而出,为学校带来声誉,给学校增光彩。毕竟现在余姚四中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除了希望以巨奖吸引尖子生为学校增光外,赵百祥还有另一个想法。他说:“前些年,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都往其他县市的重点高中就读,给余姚造成尖子生外流的巨大损失,而这批学生往往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出彩。去年就有9名尖子生去了其他县市上了重点高中,真的很可惜。”他很有信心地说:“今年就不太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希望这45名左右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在今后走向社会时能受到欢迎,那就是我投资教育事业的最大成功。”赵百祥语气坚定地说:“学校一定会努力培养他们,我们一定会成功。”
高额重奖是私立学校吸引优秀学生的最大优势?
学校是非营利性机构,教育一直定位于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一所公立中学而言,每人8万元的巨款,不啻是一个天价。如果按照前三四十名这么大的奖励面来说,保守的算法也已上百万元了。所以外界普遍猜想:这种巨款式的吸引方式,是不是私立学校的独有资本?
浙江大学正在读研究生的吴小姐认为,公立学校若要花这么多的钱奖励学生,估计经济上很难承担。余姚四中作为私立学校,能够以此吸引高分学生,应该是它的优势所在。但事实上,公立学校凭借它原有的名气,就足够吸引高分学生了。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心愿还是将来能够考上重点大学,那么作为学生或者学生家长来说,选择一所办学质量好的学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雄厚的经济实力是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竞争的最大优势。
尖子生一定是将来的天之骄子吗?
这些尖子生是否就是将来的天之骄子?当地一位初三姓陈的学生说:“我如果有能力考上前五名,我会去四中的。但谁又知道,这种只追求高分的做法,会把我们这批学生折磨成什么样子?”大多数初三学生对此没有狂喜,大概也意识到这种竞争的难度。同时,记者注意到现在的家长一般也很开明,一位家长说:“如果只为了拿这巨奖,而逼迫自己孩子去拼死拼活,作为家长我不太支持。”多数学生家长对这巨奖表现的只有惊奇,望洋兴叹的感慨较多。
余姚市教委办公室李主任告诉记者,在中考与高考中不排除某种偶然因素,中考前五名,将来考大学你能说一定也是前五名吗?第100名也说不定。人才是变量,有着复杂的因素。“我们很难说,将来这批学生就是该校最优秀的学生,能否为学校撑起门面实在难料。”
“一位初中学生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少?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一个学生的终身潜力,在教学中我们碰到很多情况,一些分数中等的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都有着巨大的后劲。而中考中成绩好的学生,其能力也未必强,其高分也许就是他个人学习潜力的顶峰。”杭州市学军中学教学处主任戚青平这样对这记者说。
巨奖是一种泡沫效应?
戚青平直言道:“一方面我们认为用高额奖金吸引尖子生是私立学校的优势,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私立学校黔驴技穷。我认为,这对私立学校只能是一种短暂的泡沫效应。”
李主任不无忧虑地说:“当听到前五名每人可以拿8万元人民币时,心里总觉得这与素质教育不是很合拍。这让人感觉有点像炒作高考状元似的,有意无意地突出成绩,这与中考的导向也不符合。尽管目前我国除了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外,还没有更好的方式。但事实上,一考并不能定终身。我们现在正在改变完全依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做法。”
据了解,如此高的奖励在余姚教育界没有先例。“短时间内,我们不排除它的积极效应。”李主任说。当记者直接问到学校如此奖励尖子生到底值不值得时,李主任表现得较为谨慎,他说,目前不好下结论,利弊孰轻孰重很难说。
我省一位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教授说,余姚四中的高额奖励很容易使一些学生由此走向极端。片面讲成绩,会导致一些学生的行为过激,心理压抑等现象。由此也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他认为,这就会产生由巨奖引出的短期炒作的泡沫效应,这是最大的负面影响。这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口号相违背。目前社会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商教育。试想,学校如果用百万巨资改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岂不是更好吗?
“第十名现象”研究者周武说:“只要招进的尖子生还学有余力,加以培养的话,在三年后的高考中或许能结出硕果,为学校带来知名度。社会上是人才的竞争,学校里是学子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私立学校,完全可以按照与公立学校不同的机制来运作办学。”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有可能打破余姚的招生机制,是一种改革的大胆之举,所以这种炒作不一定是泡沫效应。
巨奖就是一切吗?
戚青平有点激动,他说:“学校教育应该是关注群体学生的,并非只注重几个拔尖生。这种做法会对学生价值观判定产生错觉,错误地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事实上,学生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超常的和低能的很少,我们要注重的不是招进尖子生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尖子生的问题。一个学校并不是靠吸引一两个高分数的学生就可以办好的,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师资力量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只要软硬件这两株梧桐树枝繁叶茂,还怕凤凰不来?”
余姚市教委的一些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民办学校以优厚的经济待遇吸引优秀学生,无可厚非。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要靠先进的管理和上乘的办学质量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成才。周武对记者说,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传授知识获得高分,而应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学校今后要做的事,赵百祥早有打算。他说:“学校一定会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加以培养。我们要把最好的老师和班主任调到实验班里,我曾告诉学校的老师,与学生要零距离。你们就像学生的父母,你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为学生服务。加上这是实验班,在教学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我们还要发挥老师的积极性,劲儿往一处使,引进先进管理机制、用薪机制,真正推动教育质量和办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