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调查表的真实事例
    四川大学98级的徐雅玲,父亲一个月工资加奖金一共不到600元,母亲下岗多年,弟弟也在电子科技大学99级读书。“在城市里,这么少的收入就是只供一个大学生也不够,更何况两个,姐姐弟弟一年的学费得8000多元,这个家于是负债累累。父母生病几乎不敢去医院,为了节省开支,父母在家中只吃两顿饭。”调查表中简短的几句话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酸的窘境……
    成都中医药大学98级的冉罗莲父母务农,靠农副产品换取微薄收入供女儿读大学,在女儿的眼中“父母多年未置衣物,大年初一也不能和家人团聚,为了两毛钱一斤的菜在寒风中与人讨价还价……”字字辛酸,句句动情。
    我们随意翻开一份份调查表,眼前全是贫困学子的辛酸故事:四川大学信息与档案管理系的王姝,父亲2000年8月因工殉职,母亲无工作又体弱多病,每月仅靠不足130元的抚养金生活,王姝大三的学费至今未缴,家里三峡移民搬迁需缴纳的近四万元房款更无着落。
    西南财大的任渝,父亲去世三年,母亲下岗,月收入150元,对别人来讲是小数目的学费杂费也让母亲无法承受;同校的何江,每月生活费只有60元;邹春红的弟弟为了姐姐能顺利读完财大,主动辍学连高中也未念完,家里已举债一万元;四川大学信息与档案管理系吴小华的弟弟为了哥哥完成学业,不得不退学去打工;王谷的父母离异,母亲无生活来源,王谷每月生活费想方设法控制在50元,但仍是入不敷出……走近他们,我们不仅震惊、同情,还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自己--他们正挣扎在贫困线,正面临失学的危险,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二类98级的李敏虹与大多数贫困生不同的是,她来自发达地区浙江临海。但是,她的贫困状况与别的贫困生没什么两样。李敏虹今年22岁,父亲因糖尿病无法工作,姐姐应届考上研究生后,因家中无法负担已休学两年。目前其家庭月收入仅200至300元。该校20岁的杜江与李敏虹一样,同是城市贫困生。从调查表中不难看出,杜江的贫困与家庭人口过多不无关系,杜江是重庆永川市人,家中父母均失业,靠小生意过日,月均收入仅100元,而家中用钱的人除父母和杜江外,还包括在四川工业学院上学的姐姐,在永川读高中的弟弟和妹妹,其窘况可想而知。
    严酷的现状让人忧虑
    当寒窗苦读十几载的莘莘学子终于走进他们的梦想中时,应该是一种欢乐,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反而陷入一种痛苦。据统计,四川省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17%。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四川大学生中,至少有17个贫困生,他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连最基本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在今年高校报到时,西南民族学院98级马晓军同学在交纳了各种费用后仅剩下两元钱。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发奋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他们有的连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细算,由于缺少冬衣,我们时常见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他们有的连肥皂也买不起,洗衣服用的是从食堂好心师傅处那里讨来的碱面!
    四川省再就业工程服务中心在对12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调查了一个多月后发现,贫困生的情况触目惊心--在1200份调查表中,家庭月收入及大学生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占5%,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了54.36%。家庭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父母一方下岗或双方下岗的占17.27%,父母一方去世的占8.7%,父母离异造成家庭困难的占1.76%,家有兄弟姐妹两人以上由于人多而造成家庭困难的占22%,而令人吃惊的是城市和农村的贫困生比例竟然各占一半。
    调查是为了更好地行动
    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还有不固定的一些捐助和赞助,对于困难大学生的确如甘霖如雨露,但对大多数特困生无疑杯水车薪。据介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困难学生因欠学校的费用毕业了还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
    接受调查的贫困生大都不掩饰自己的生活状态并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但也有例外。某高校负责分发调查表的一位老师就告诉我们一个“个案”:有一位家庭状况十分窘迫的大四学生,在得知该调查表的目的是“有可能得到某机构的资助”时,他委婉谢绝了。该生来自川内一贫困县的农民家庭,至今已欠下学校数千元学费,几年大学,节假日他全在外打工,除了自己低得不能再低的费用外,他还必须往家里寄钱,以支付父亲的药费。他说他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也不愿欠别人的情。对于欠学校学费一事,他称,自己毕业后半年内一定还清--在他眼中,贫穷并不光荣,而且他不愿成为“弱者”而损伤自尊。
    调查是为了行动。除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助学金以及一些不固定的捐助和赞助外,我们亟需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机构来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服务,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据悉,目前四川省再就业工程服务中心正在启动一项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工程,有关捐资助学工程的具体情况请关注本报明日有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