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探访“春蕾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26

    2000年12月4日,本报《华东新闻》刊登通讯《“春蕾”女孩遇难题》,报道了安徽省阜南县“春蕾班”50位女孩在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后,因拿不出生活费再次面临辍学困境。时光荏苒,这些女孩现在怎样?记者近日专程探访了她们

    ①捐款也应讲公平效率

    下午4点,记者走进阜南三中“春蕾班”教室时,正赶上学校分发捐赠物品。女孩们挨个走上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一把长柄雨伞和一个台灯,然后在领物清单上签名。

    据校长周培远介绍,去年9月,“春蕾班”的女孩小学毕业后,该校主动把这些学生从曹集镇接到县城,免去了女童班的学费,还专门盖了食堂、宿舍,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管理她们的学习和生活。除了两三个同学选择留在曹集中学读书,其余“春蕾”女孩现在都安心地在三中上课。曾经辍学在上海一家印刷厂打工的朱洪军同学,这学期也重返课堂。

    “春蕾班”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6万多元。其中,安徽省进出口公司捐助两万元;上海一位名叫杨玉香的好心人捐助1000元;无锡一位名叫李剧的孤老,每月从摆租书摊的微薄收入中拿出100元,资助了两位女童。阜南县教委也下拨5万元专款。女孩们穿用的校服、书包和文具都是企业捐赠的。她们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都比刚来时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受助学生中也出现了“贫富不均”的现象。个人捐款大多汇到几个被新闻媒体报道过的学生名下,其他学生则未获分文。为了使每个同学都有公平的受助机会,县教委和学校设立“春蕾基金”,对捐款捐物实行统一管理使用。所有捐赠必须登记造册,开具发票,发放的每一笔财物必须由接受人签字。

    为了激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学校改革了以往平均发放生活补助的做法。从今年4月起,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打分,按分数高低每月发放70元、50元、40元三档补助。

    如何处理捐赠意向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受助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阜南三中的做法是一种探索,但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还有待规范。有些捐赠者对学校未征得同意擅自变更受益人的做法表示不满,而一些原来受益较多的学生也有“吃亏”的想法。一位最近离开“春蕾班”的学生就写信给其捐助人,要求今后直接寄钱给她本人。

    ②做好事更需平常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阜南教育资源的扩充,“春蕾班”已成为当地学校生源争夺的重点。曹集中学最近向“春蕾”女孩的家长发了一封信,认为女童在县城读书,生活、交通费用高,又得不到家庭关心,而本校去年已完成校园扩建,愿意免费接她们回来念书。阜南三中则认为,对方看重的是“春蕾班”带来的知名度和捐赠。事实上,三中近两年也是快速扩张,贷款新建了教学楼,学生数从1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

    而不少企业的捐赠行为,也或多或少地带有“功利心”。女童班的校服背后,就印有红色大字体的某企业名称。别人远远一看,就知道穿这种校服的是贫困学生。有人担心,这容易造成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家企业捐了一批台灯,可“春蕾班”学生的寝室里根本没有电源插座。而她们自习教室里的灯管坏了,却无钱更换。

    ③城乡教育差别仍显著

    “春蕾班”虽然已不必再为完成初中教育而担心,但是,记者看到,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之窘迫,与城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近年兴建了一批寄宿制中学,4人一间的学生寝室有电话、独立卫生间和淋浴设备。而女童班近50名学生分住在两间教室里,每张上下铺床要挤4个人。不少城市小学已开始试行20人的小班教育,而曹集中学每个班的学生在70人以上,上音乐课没有任何乐器。尽管如此,该校教师仍骄傲地认为他们“已初具现代化教育设施”。女童班学生的三餐是自己擀制的面条,最多再加几片青菜、一勺辣椒。由于缺少营养,一些十三四岁的孩子,长得和城里八九岁的孩子一般高。

    虽然有不少企业表示,只要“春蕾”女孩能考上大学,他们将资助到底,可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初中毕业后,仍将踏上去城市打工的道路。惟一能改变她们命运的,只有教育。

    何为“春蕾班”(小资料)

    我国女童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难中之难。有统计表明,失学、辍学儿童中,2/3是女童,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1992年8月,全国妇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推出“春蕾计划”,帮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女童继续求学。教育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一个家庭,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

    1997年9月,全国妇联在安徽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开设“春蕾班”,按每学期1万元的标准,资助她们至小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