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理论基础:心理循环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10

    生疏的朋友

    探索心理科学迷宫,不得不先认识几个生疏的朋友——心理学名词。不懂得它们的含义,后面的论述就会看不懂。因为心理学是我们最生疏的而且是抽象的枯燥的理论。所以,此文尽量把心理学术语解释得通俗些生动些。这就不免稍长了些。请务必耐着性子往下读完。

    生命的支柱——希望

    婴儿的啼哭是希望快来喂奶。家长的唠叨是希望孩子上进。警察的不眠是希望尽快破案。医生的忙碌是希望病人痊愈。官员希望做出政绩。教师希望学生成材。律师希望案子胜诉。打工的希望多挣工资。老板希望赚更多的钱财。

    希望是每一个人的心理支柱,甚至是生命支柱。生命一天不终止,希望火花一天不熄灭。一个孩子幼年希望做个好孩子,入学后希望取得好成绩,毕业希望考进好学校,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希望找到称心工作,希望娶个漂亮贤惠的妻子,希望生个可爱的孩子,希望——希望——希望……直至垂垂暮年,还希望儿子如何,孙子如何。

    一旦所有希望全部破灭,那就是绝望。也就离生命终结不远了。唐山大地震死亡在废墟的人,相当多的是因为因彻底绝望自戕而死。

    希望贯穿生命的始终。

    需求

    “希望”,“盼望”心理学术语叫“需要”或“需求”。

    人的需求(或需要)复杂多样,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划分为天然需求和习得需求,有的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的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不论如何划分,基本无非三类:生理需求,如饥、渴、呼吸、排泄、休息、睡眠等。物质需求,如衣食、住、行等。精神需求,如尊重,交流,成功,好奇等。如何分类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得是不同需求之间,与情感,与行为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规律,这是教育者急需研究的。

    动机

    希望也好,愿望也好,需要也好,需求也好,不过是动动心眼而已,只有需求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想动手实施,这叫“动机”。比如:劳累一天,浑身疲乏,疲乏到一定程度,就有了躺下休息的想法,这就是“休息动机”。

    生存需求产生学习动机。想吃饭,就要学习种粮的知识,想穿衣,就要学习织布的知识,想住房,就要学习盖房的知识。具体实施,如种粮,如织布,就是“行为”。

    心理需求也产生学习动机。要想在世界上活得体面受人尊重,就要出类跋粹,就要品德高尚,这些都得学习。

    学习的内涵是广义的,如学说话,学走路,学穿衣,学写字,学算术,学技术,学做人,学做家务,学习业务,学跳舞,学唱歌,学养花,学养宠物,学……一个人自出生之后,直至生命终结,始终不停的学啊,学啊的。也许学习成功,也许学习失败。或在成功圈里转,或在失败圈里转,使情感像大海波浪,或激昂,或失落,或欣慰,或悲切。

    学校学习知识是有专门场所,有教师指导,有课本做依据,系统地进行知识传授,为区别广义地学习,定义为“知识学习”

    道德动机也是心理需求。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彼此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遵守其中的准则,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或感到内疚。这些由舆论力量与内心驱使来支撑的行为规范便是道德。”

    道德来源于安全心理需求。道德准则是保护大多数人自身安全的规则,是使大多数人在满足各自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时候,不受到少数人损害的规则。

    社会主义道德最起码的原则就是:每个人在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最起码的道德原则也叫“伦理底线”。

    具体到个人,“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道德不仅是群体生存的需要,也是个体心理需要。因为,遵守道德原则,可以得到群体的赞许和敬佩,自尊心理可以得到满足。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利益,要受到谴责和蔑视,损害了自己的自尊心理。

    不遵守道德准则就要被别人骂“缺德”。“缺德”者,缺少道德也。 遵守道德准则被人们尊重,所以道德也是心理需求的动机。

    不论什么动机,在强烈的需求推动下,就必然产生实施行为。

    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希望实施成功的愿望,这就是“成就动机”。

    困倦需求产生睡觉的动机,铺床放枕头,是实施行为。希望睡觉成功,睡个好觉,这是“成就动机”。睡觉成功,达到休息目的,感到了轻松,产生了愉悦快感。 动机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动机,行为直接满足生理或心理的需求。如吃馒头立刻满足饥饿的需求。一类是间接动机,行为不能立刻满足需求,是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如劳动不能立刻饱肚,只有收获粮食之后,才能解除饥饿。系统知识学习也是为了将来的需要,也是间接动机。间接动机的行为是枯燥乏味的。

    情感

    实施动机的成功,影响心理情感和自我评价标准。

    对情感产生震撼作用。震撼力度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收获大小,二是磨难挫折多少。忽中彩票头等五百万元大奖,对心脏的冲击,可能造成脑溢血。而范进长期屡试不中,忽报中了举人,激动的疯疯癫癫,还得靠卖肉的老岳父煽那一巴掌,才能清醒。而失败后的震撼力度也一样,失败越惨,打击越大,如经商赔光了几十万本钱,有可能跳楼自杀。

    自我评价

    实施动机成功,对自我评价产生影响。成功者神采熠熠,意气风发,认为自己有能力。产生继续奋斗的决心,克服困难的信心。失败者就会泄气失落,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产生自卑感。对前途丧失信心。

    学习动机也是一样,开始学习,无不抱着希望成功的成就动机,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术,不仅产生愉悦的快感,成功是一个人潜能的社会认可,就产生对自己能力肯定的“自信心”鼓舞继续奋斗的毅力,坚定了向更高的目标进军的信心。面对新的困难,在所不辞。

    道德动机也是如此,良好品德受到众人的敬佩,不仅满足自尊心理需求,必然坚定向更高道德目标奋进的决心。

    好人是这样,坏人也是这样。心理活动规律是人的共同规律。

    需求,动机,情感,自我评价,行为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性的关系?这才是心理科学应该研究的重大问题。

    心理循环圈

    我认为研究心理科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所谓规律也就是需求与需求之间,需求与动机之间,动机与动机之间,需求、动机、与情感,行为之间的辨证关系。也就是哪个与哪个是因果关系,哪个与哪个是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可以从结果推断出原因,条件是成功与否前提。认识了心理活动规律可以说明和解释行为表现的形成原因。尤其是教师就有了工作的依据。

    需求,动机,情感,自我评价,行为,之间的规律性

    人的心理需求强烈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实施的动机。在实施过程中,都抱着成功的希望,这就是成就动机。成功是潜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实施成功,成就动机得到满足,产生情感上的愉悦快感,对自己能力形成肯定的评价。同时勇气大增,坚定了继续奋斗,克服困难的信心。于是,便产生了实施更高需求目标的动机。

    需求——动机——成就动机——实施行为——情感——自我评价——新的需求目标

    动机——主观愿望,未必准能成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有不断总结,不断修正实施动机的方法途径,当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客观需求相适应时,才能取得成功。这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

    所以,心理循环有时是成功循环,有时是失败循环。甚至,经过无数次失败循环,才能回复到成功循环中去。例如一次次科学实验的失败,最后终于实验成功。

    失败打击自信心理,但一般不会动摇成功的信心。往往还能锻炼心理承受力。使心理更加坚强。这就是“百折不回”。

    只有反复失败对信心的打击有可能是致命的。有可能使需求方向转移。如蒲松龄屡试不中,放弃了求取功名的奋斗目标,转向撰写鬼怪故事。军事行动更是如此,某城屡攻不下,可能改变攻击目标,转向另一城市。如果信心被打击的一丝不存,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一次一次的奋斗失败的打击,使他们彻底对前途失望,甘愿穷困潦倒,甘愿沉沦,了此一生。这叫“灰心丧气”。

    环境影响

    人的心理循环还受环境影响,环境对心理的制约关系,是对心理活动规律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因素包括人的影响,书籍的影响,媒体的影响,社会的影响。 人的影响,包括:父母,教师,朋友,同学,领导,同事,亲戚。

    少年时期生活面狭窄,主要是父母,教师,同学和书籍媒体的影响。

    人的影响力,受两个因素制约。

    一是交往频率多少。共同生活,一起工作,认识不断相互渗透,情感不断碰撞,长期磨合便产生了共同之处。就比接触少的人影响力大些。

    二是心理需求能否满足。交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沟通需求,归属需求,爱的需求,自尊需求,等等心理需求。

    如果与人接触有了选择权,选择的条件就是能否满足诸方面的心理需求。能够满足的人,接触就主动,频率就多,相互共同语言就多,影响力就大。这就是“人以群分”的原理。

    这些心理需求最主要的是能否得到尊重,有无共同语言。

    韩信与刘邦有消灭秦王朝的共同政治目标,但是,他不能容忍刘邦在洗脚的时候接见他的不尊重行为,所以,愤愤出走,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

    书籍,媒体,社会对人的心理也有同样影响。

    环境对人的心理在心理需求方向和动机力度两方面产生影响。

    做学问的讲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鼓励你去刻苦发奋读书。做生意的讲经商可以赚大钱,鼓励你大着胆子投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者引导读书心理需求,商人引导经商的心理需求。

    心理活动循环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我称之为“心理循环圈”。

    心理循环的动力是“需求”,也就是“希望”。希望之火不熄灭,生命不终止,彻底绝望了,距离生命终结也就不远了。即使活着,那叫“行尸走肉”。

    心理循环无时无刻不在运行。小到一句问话,学写一个字,大到一个军事行动,一个王朝的建立,一个科研课题研究。循环周期有长有短,问一个问题,学写一个字,问明白了,学会写了,心满意足,下次还问还写。仅仅几分钟。一个军事行动,从计划制定,到调兵谴将,到攻城夺寨取得胜利,长达几个月。一个科研课题就有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了才能完成循环周期。

    心理循环的中心是满足自尊心理需求,心理循环始终围绕着自尊心理需求转。

    自尊心理需求决定着需求方向。人们首先选取能够展现自身能力取得尊严的方向去奋斗。

    喜好文科的报考文科大学,喜好理科的报考理科大学。因为只有符合个人兴趣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成就动机,也就是希望成功,无非要满足自尊心理需求。

    奋斗成功后向更高目标拼搏,无非是为满足更强烈的自尊心理需求。

    不论是失败后总结教训,重新奋斗,还是失败后,转移兴趣方向,都是希望重新取得失掉的自尊。

    综上所述,心理循环圈是由需求、动机、情感、行为组成,以希望为运转动力,以自尊心理满足为中心,不断循环的心理活动。是认识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

    我们应用这个理论去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就会感觉像生了x光眼,能够看穿他们的心理状态。再用这个理论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们就首先剖析一下让我们最头痛的差生吧。你可以明白从哪里着手才能够取得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