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教师要有一双洞察心理的慧眼(二)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12

    逆反心理和畸形自尊

    尊严是仅次于生命的需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报道过两家农民为争一只丢失的猪,官司打到了法院,最后竟花两万余元,给几百元的猪做DNA确定真正的主人。此时已不是在争猪,而是争脸面争尊严。败诉一方将在村子里抬不起头的。

    仁人志士则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士可杀不可辱”。古代有“二桃杀三士”之壮举,现代有老舍怒投未名湖之悲剧。

    尊严在心理上的位置,仅次于生命,甚至于重于生命。

    学生也一样。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本能地产生抗拒心理,这就是“逆反心理”。其表现对教师不通情理的批评,有的耍横顶嘴,有的死不开口。(心理学术语称为“攻击”和“固执”)有的满不在乎,撒谎,耍赖,往别人身上推委,甚至栽赃,无理取闹。(心理学术语称为“倒退”和“推委”) 自尊心理受到伤害,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心理需求,从正当途径争取不到,也要从非正常途径争取,这就使自尊心理产生畸变。

    用违反纪律行为向教师挑战,就是向同学显示:别人不能自己能,别人不敢自己敢。(兵法叫“示之以能”)无非希望取得同学的崇拜,弥补失落的自尊而已。

    人需要崇拜比自己强的,这是“崇拜心理需求”也需要有人崇拜自己,这是“自尊心理需求”。

    差生的崇拜者往往是没他胆大的学生。他可以在这小小圈子里得到一点点崇拜,臣服于他的几个差生,得到的是归属心理的满足,各得其所。这就产生了“落后团伙”。

    落后团伙成员在对教师不近情理的教育手段的反感,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有对受伤害的自尊心互相慰藉的温暖,有共同对付教师的目标,这是落后团伙的心理基础。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于辍学在外的都可能凝聚在一起。人多势众,互相壮胆,什么挑战公德,蔑视法律的事情,都敢干。都能得到同伙的鼓舞和赞赏。这就有可能触犯法律 。

    为追求自尊需求,学习兴趣方向发生转移。从读书学习这条路上混不出名堂,就去另寻出路。(心理学术语称为“替代”)

    追求时髦打扮,名牌服装包装,怪异发型,染发文身,吸烟打架,腰挂BP机,手持手机,模仿歌星影星。无非用这些外在形象企图获得炫耀资本,弥补知识贫乏的空虚。

    吸烟有害健康,小小年纪在所不辞。染发有可能患白血病,扮酷的无不把生命置之度外。虽然与老舍怒投未名湖,品格相距甚远,但视自己的尊严高于生命的心理,本质却完全相同。

    时尚娱乐是他们逃避孤独,显示才能的最佳场所。不论是旱冰场上自由驰骋,还是游戏厅里的虚拟拼杀,能够享受到学校生活享受不到的成功快感。只有在这时,他们才感到自己是个堂堂正正,威风八面的“人”。这时他们乐此不彼的心理原因。

    对差生彻底剖析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产生地位是依照心理循环的规律形成的:缺乏知识学习的心理需求,也就缺乏知识学习的动机,缺乏克服困难的动力,就造成知识学习的失败,成为差生。失败造成情绪失落,对未来的失望,自信心也就彻底崩溃。为了满足自尊心理的需求,一是兴趣发生转移,从知识学习上转移到能够享受成功快感的娱乐学习上,转向外表修饰打扮学习上,来显示另外的成功,弥补失落的自尊。而一切反常行为表现都反映自尊心理的畸形变态。

    差生不是天生的,形成今天的差生,必定有它的原因。应该从他们出生后的经历着手,应用心理循环的理论,从学龄前的家庭教育,从学校的教育寻找原因。我们先来剖析一下家庭的教育。

    预告:下一篇《是望子成龙还是教子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