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真武庙头条8号的育民小学,在传达室听到来咨询的电话接连不断。从3月31日起每逢周六、周日,来学校咨询、报名的人格外多。学校门口贴着的招生简章规定,凡1994年9月1日至1995年8月31日出生,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儿童,通过统一测试合格后可以进入“超常班”学习。
    据这个学校科研室郭主任介绍,超常实验班是西城区重点教育科研项目。这个班已在本校创办6年,学校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孩子们开设科技、心理、自然、体育等特色课程。第一届毕业生32人已全部升入重点中学。
    许多家长都急切地想让孩子进入“超常班”学习。
    据了解,目前进入这个“超常班”的智商测试由语言的交流、对数字的认知速度和对图像的观察能力等几部分组成。但据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彭清一介绍,儿童智力的全部内涵包括语言、音乐、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单方面的特长并不等同于高智商,用智商作为挑选超常儿童的惟一标准是不合适的。即使孩子进入学校接受超常教育,也只是积累阶段,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专家强调指出,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孩子送入“超常班”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