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简单划分,要求教育的终生化,并使之制度化;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而要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按计划2010年要达到15%毛入学率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原来普通高校招生年龄和婚否的限制便显得不合时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介绍,过去对高考的这种限制,缘于在当时教育资源不足的前提下,以达到最高的效率。而近年来政府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推进改革,连年扩招,使高等教育供给逐年扩大;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收费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为取消高考报名限制、扩大招生规模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而且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显然,接受教育乃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此相抵触的一切规定都应逐步取消。
    单纯的“成人教育”成历史
    正由于特殊历史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对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限制,针对25岁以上成年人的成人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与普通高校系统并列,是中国以及前苏联等少数国家特有的。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三分天下”,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各有1000多所,他们都承担着高等教育的功能。随着高考招生限制的取消和终生教育的推进,这种相互隔离的局面将被打破,三者会日益融合形成新的格局。其中尤其普通高教和成人高教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架起职教与普教的“立交桥”
    “文革”以后我国发展了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立的双轨制。由于这种制度对个人来说,如果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就没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因此导致了许多地区的职业高中冷、普通高中热和中考竞争激烈等情况。显然这种在教育资源有限时,整个教育体系在“公平和效率”中间只好选择后者的做法,对个人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而且也与日益发展的终生教育思想背道而驰。
    欧洲国家从19世纪开始到二战结束,也曾经形成过制度化的双轨学制。这种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做法遭到了英国人的普遍批评。到六七十年代,欧洲国家已逐步改革他们的双轨学制,使两个学校系统得到了很好地沟通。
    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架起职教与普教的“立交桥”,作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当年可参加高考的规定可算是势所必然,也符合构建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
    以制度创新迎接挑战
    对于高校,在招生对象还只是25岁以下高中毕业生的情况下,这种对象一元化的体制是教育制度在选择人,形成的教育模式相对单一。而一旦取消年龄的限制,表现为不同人群的对象多元化,势必将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多元化。
    比如工作过的人,可能不需要系统的知识,而只需要学习最新的知识;或者希望边工作边读书;或者学习与工作交错,分阶段完成学业。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富裕程度会导致不同人的价值取向,而这群人会在一起学习生活……凡此种种,对于高校来说,在改变对大学生大包大揽做法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可供选择的教育制度,作好制度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诸如新的弹性学制、学分制、远程教育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需求。与此相应,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也将在高教改革的带动下,进行新的制度调整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