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可怕的教育循环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5-16

    生活有这样一些可怕的循环,最典型的一幕是婆媳循环:婆婆总是凶恶的,小媳妇总是软弱的。软弱的小媳妇一旦成为婆婆,立刻就会对下一代媳妇横眉怒目起来,仿佛自己当年受到的委曲,必须让下一代彻底偿付。

    今天城市里最常见的循环,莫过于教育循环:有了孩子以后,家长开始为供养孩子读书、培育孩子成人呕心沥血,其中体现出的牺牲精神,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孩子娶妻生子以后,下一波感天动地的民族悲喜剧再度上演。结果便构成这样一个循环:每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均以上一代人的彻底牺牲为代价。

    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孩子活得比自己好,比自己健康,比自己有出息,我想这确是四海之内人同此心的人间正理。但中国家长的特殊之处在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国家长中约半数选择了一种使自己艰难地活着、不能健康、也再不可能有出息的方案(这个是做过调查的)。他们做出这项选择时年龄通常在三、四十岁——这是作为个体生命最为年富力强之时。父母为孩子的成长而自愿放弃自身的前途,那是他的权力。但是从社会进步角度考虑,我们不能不感到问题的严重;从社会生产力角度考察,我们不得不感叹其中流失了多么巨大的人力资源。

    中国实行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目前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对孩子极为残忍,所以"减负"一词正在媒体上盛行。但我想指出的是,应试教育还有另一面的残忍,即它是以连累、拖垮家长为基本特色的,所以对家长"减负",对老师"减负"同样迫在眉睫。家长对孩子固然应承担抚养之职、管教之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这份职责不应被无限放大,不应要求家长付出放弃自身社会责任和发展目标的沉重代价。

    不过具体地看,对家长"减负"与对孩子"减负"不同。孩子是苛刻学业和升学压力的被动承受者,属于被强加、受鞭打的一方;中国的家长则多是心甘情愿地被孩子的成长之索"套牢"的,他们一方面处境不佳,一方面还是压力集团中的重要一员,本身还具备"手握钢鞭将你打"的权威。

    对孩子"减负"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仁心发动,大开方便之门;对家长"减负",则仅仅取决于他们的自身认识和自我评价。他们今天认识到自己的可悲,明天就可能振作起来。

    不少家长之所以不具备自我"减负"的心理要求,正是因为他们普遍抱有这样一个可怕认识:自己属于被耽误的一代,没希望的一代。他们之所以会对孩子表现出近乎骇人的爱心,恰恰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早已爱心无多,除了孩子的人生前途,他们很少过问自己的人生课题、生命目标。

    他们没有海伦·凯勒的精神气质,也不是贝多芬;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孩子面前体现出的那份"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心,其实蕴藏着极大的贪婪,其支撑力来自某种类似养子报仇的心理。他们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并非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还有着孩子成功之后能使自己扬眉吐气,终于在别人面前出一口气的隐隐期望。

    他们奇怪地坚信,虽然自己活得像只跳蚤,却准能收获个龙种。看来,为了解释清楚我所谓的"教育循环",必须首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当年也曾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人,为人父母之后普遍会有失败之感、放弃之念?不必说,家长们如果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如果还想着取得属于自己的现实成功,他至少不会有事没事地候在校门口傻等孩子放学,至少不会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交给孩子支配。

    这里除了属于应试教育外,还可以给它一个名目,姑且命名为"期望教育"。何谓"期望教育"?即学习不是围绕学生的身心实际、不是从激发学生兴趣、保护学生乐趣出发,而是从诸如"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学习"(以上属官方目标)、"为升官发财而学习"、"为出人头地而学习"、"为农转非而学习"、"为将来别去扫大街而学习"(以上属家长为孩子制订的目标)之类摸不着具体边际的目标出发。

    这些期望与日益严峻的升学压力合谋,对孩子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威胁和鞭打;这样的鞭压之下,孩子几乎不再可能对知识、科学或艺术产生纯粹的好感;这样的孩子,即使在学校里门门功课优秀,结婚生子后都难保不会成为人生失败者。

    我们的期望教育大而空,结果反使得一代成年人普遍丧失了明确的生命目标;也许人家的兴趣教育小而实,结果反而为社会输送了源源不绝的成功人士。

    要解决这种可怕的教育循环,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考试、升学压力等方面给学生"减负"外,家长们现在成了中心症结。家长们必须先在心理上为自己"减负",解放一部分多余的爱心。要想让家长们做到这一点,他们先得改变失败人生的自我评价。因为,只有通达明理、具有个人生命课题的家长,才会培养出一个同样健康发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