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忧师谵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5-21

小序:木先生的意见,尽代表木先生本人。木先生的文章,没有谁“下指令”,既不为谋一纸帽,更不“为衣食为文”。木先生的话一出口,总要遭你打他劈,但为了那份清醒,只有甘做活尸,说些忧师的谵语,等待您的鞭笞。只要您出手后对自己有一丝叩问,只要您鞭打后也如我一般为我们反省……

    有异见,就让讨论继续。

    一、在应试教育里,老师充当什么角色?

    有人说:老师是应试教育的机器。

    有道理。

    我们的教育似乎是在以一种机器炮制另一种机器。只不过是以牺牲未来、牺牲下一代为代价。

    虽然分数是老师的法宝,是老师衣食无忧的前提。却更是一个残酷的网,是一个毁弃希望的烂泥潭!老师怕那网,恨那坑,却又忙不迭地去织网,去挖坑,帮它多打一个结,为它再掘三尺泥!末了,又总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无辜受害者。看看吧,在这大网中,在这泥潭里,一切都被分数左右,整天你死我活地炒作着,你低我高地拼打着。炒试题,炒分数,炒补课,炒家教,至炒到脸色发青,积劳成疾。更甚者,还把教师之间并不公正的畸形竞争演化成一种“负责”向学生延伸,为维护自己在分数面前的成就感而强求学生,甚至迁怒“差生”。学生算什么?没有好成绩,即使他是偏才,即使他努力,即使他在球场生龙活虎,即使他热爱劳动诚实做人,仍得不到真正的认可、欣赏和鼓励,最终都只能被列为下等。

    有人说,老师是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是应试的牺牲品;也有人说,体制是教育失败的替罪羊,老师一方面喊冤叫屈,一方面又鼓足干劲,轰轰烈烈把应试进行到低。

    而我,还是要真实地说出这个残酷的结论:老师既是被害者,又是害人者。既是羔羊,又是凶手。在违背人的发展的应试教育里,老师们津津乐做的事情,仍然是举起分数和专横这两把屠刀,向学生的自尊坎去!屠刀之下,不是被奴化的可怜,就是被异化的可鄙。

    二、可怜天下老师心!

    有一项试验,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然而在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的时候,结果却让人吃惊,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有90%的学生没有体会到。

    这里头有太多因素。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应试如一块黑布,蒙住了老师的眼睛,无论这当中有多少无奈,多少委屈,分数上的三六九等,“优生”的喜傲,“差生”的悲怒,社会上和课堂里的以分数论英雄,都已经把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尊严羞辱得一塌糊涂。

    让我们蹲下来接近学生的心灵,听听他们的声音,你总可以听到“差生”被遗弃、被歧视、被排挤的自悲和叹息,听到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告白:老师,其实我不是“差生”!听到孩子那无助的灵魂在乞求:老师,什么时候你可以不用“差生”这个名词为我定论?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而我要说,哪怕我们教鞭下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是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他也是一个有足够的权利得到尊重的生命啊!

    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吧: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宁愿教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虽然学业不优,却实实在在的“真人”,也不愿看着他们被压制着走向“前程”,走得面目可憎!

    什么是人才?怎样算成才?如果我们的心里没有一个对得起良知、对得起孩子的砝码,我们对学生的爱心和辛苦,我们的操劳和付出,只能是让他们逆反的规则,只能是逼他们背离的怨恨!

    老师冤啊!体制是什么?学生看不到。他们只是感受着那份直接来自老师那里的屈辱、强制和威压,不恨你,又恨谁?

    三、谁是救世主?

    想想教师一生的清贫,看看教师一脸的愁苦,听听教师无奈的叹息,我却在这里数落自家人的不是,揭着隐痛的伤疤,是不是太无情?

    可是,不是因为这个话题太无情,我们就可以闭口不谈,不死不活地熬下去。

    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一个难于跨越的深坎,就是教师新型教育理念的形成。

    我们都习惯于讨伐体制的残酷。是的,体制的弊端无可置疑。但是,体制也是人建立的,不是先天生成。从来就没有什么优秀的体制离开人的努力从天而降。抱怨和坐等都不能让老师走出泥潭。时代在飞跃,观念的相对滞后,将使老师越来越步履沉重,寸步难行!所以,没有施教者的觉醒和发现,不愿对自己固有的传统观念来一个大胆的格式化,只会重复悲剧,只有苦海无边。

    有些真实不容你回避,有些残酷你不能不面对,也不能拒绝反省!因为,拯救教师的,还得教师自己!

请参见K12教育教学论坛相关讨论:《忧师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