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南京:“小升初”激起千层浪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5-22

     今年,南京市约有9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一年多来,他们的父母一直悬着心,直到近日“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就读”方案出台,才从关心孩子怎样升学转入能否考进名校。

     “小升初”划片就近入学,本不该成为热点问题。由于南京市各区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能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较大限度地做到公正、公平,近两年,南京市各区的“小升初”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比如,电脑派位、按施教区划片就近入学,等等。

     今年新出台的南京市“小升初”办法明确提出:“各区(县)对规定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继续实行按中小学对口直升和按中学施教区就近入学的办法”。同时,市招办批准11所依托重点中学创办的“民办公助”初中,原则上在本区内招考,但不得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的书面考试,只可采取综合素质测试等办法完成录取。政府力图通过这一途径来满足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迅速获得广大家长的认同。他们大都认为,在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考试是惟一公平的做法。

     据有关人士透露,南京市招办推出这一做法的另一目的,是缓解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持续升温的招考压力。享有相当数量保送外语类高等院校名额的“南外”,一直在全市范围内对小学毕业生进行选拔性招考。当地有“考‘南外’难于高考”的说法。小学毕业生能否考进外国语学校,甚至成为家长、社会评价一个孩子学习优劣的标准;而家长能否将考试落选的子女送进该校,也成为其社会地位及能力的象征。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南京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近两年不断推出一些减压降温的措施,诸如减少“南外”高考保送名额,明年起将其列进中考全市统考范围等。

     或许,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一把双刃剑。市招办批准11所依托于金陵中学、南师附中、南京一中等11所重点中学举办的“公办民助”初中,与南京外国语学校同时进行综合素质测试选拔小学毕业生的消息一经公布,接踵而至的便是新一轮的补习大战。

     那些久违了的一摞摞卷子重又摆在小学生面前,各种名目的练习题重又装进书包,各种类型的提高班、提优班、强化班等又热了起来。难怪有的孩子把“五一”黄金周说成是“五一”卷子周。一个小学生甚至一脸痛苦地告诉校长:“我实在太累了。节日期间,从早上7时30分一直学到晚上11点,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另一位小学毕业生对班主任说,原指望节日过后要好些,可爸爸妈妈天天喊“冲刺”,放学回到家里左一个家教,右一张卷子。

     一些教师迷惑不解地说,这不是又恢复到从前“小升初”应考的时代了吗?教起来更困难,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究竟要测什么?连高考的“X”大综合到目前还都是各门功课的组合,更何况这些还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

     一些教育专家也充满忧虑地说,“小升初”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允许考试的。大家都对高考一张考卷定终身的作法提出质疑,又怎能用一张所谓的综合素质考卷来评判一个十一二岁孩子的优劣?这种选拔过于残酷了。素质教育强调要为孩子的明天以及终身负责,又岂能在初中阶段就开始为他们分类?南京外国语学校毕竟是特殊的个案,如果将其无限放大,只能是迎合了家长只顾眼前利益的教子心理。

     记者也了解到,在苏南地区,“小升初”阶段挤名校的矛盾和压力近两年来已有所缓解,因为家长基本认可孩子就近升入的中学的教育质量。除苏南地区生源少于南京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地中学教育差距不大。由此看来,办好每一所初中,是解决矛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