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人们渐渐学会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看待它:它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而同时也带来了所谓“网络综合症”,于是人们高呼“网络是双刃剑”。而那些网德不好的人更是找到了新的肆虐空间,他们制造病毒,剽窃他人成果,制造黄色垃圾,于是人们又将眼光投向他们,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信息和网络是罪魁祸首?
人们在分析什么是引起网德问题出现的“罪魁祸首”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是网上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正是这些花花绿绿、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中的一些黄色垃圾迷惑了纯真孩子的双眼,引导他们误入歧途;而一些有据可查的统计数字,更使人们对“信息是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下降的主要因素”笃信不疑,如“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据不完全统计,60%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等等,这些似乎已成为支持“信息祸首论”的主要依据。
然而,笔者认为以此下结论未免武断。事实上,网上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信息资料的重新处理,它取之于现实材料,源于现实生活,而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已,并非什么新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这一切和信息并无必然的联系。那些令教育者们大惊失色的黄色垃圾就是黄色宣传品的网络版或电子版,黄色刊物一直是严禁青少年涉足的禁区,并非只有网络版,只是后者的“声情并茂”更容易使青少年堕落。
网德教育的“本”在于日常的道德教育,网德教育不应仅仅作为针对网络行为的应时之举,而应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一味地将网络本身视作洪水猛兽。问题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于使用网络的有思想意识的人。
误区之二:青少年群体是惟一对象?
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网德教育的对象。
在形形色色的有关网德的文章中,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被视为最大的受教育群。我们不否认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体,也应把他们作为网德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青少年并不是互联网的惟一使用者,不能忽视网络对其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也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特别是成人。
将成人视为网德教育的对象,其原因有三:首先,成人也会通过网络,作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网络违法行为甚至表现出极高的相关性。如有的研究生或大学的教授通过网络便利的条件,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严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也破坏了自身的形象。
其次,成人是网络黄色垃圾的主要制造者,是他们为了谋取暴利,增加信息点击率,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将网络信息不加选择地呈现在网民面前。
第三,青少年时期自制力差,辨别能力不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特别是家庭成员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另外,对“青少年”一词也应进行明确界定。“青少年”这个词实际上含括两类人群,青年和少年。青年和少年之间无论在身心发展特点还是人生经历都有着不同。青年比少年更为成熟,个性发展更为稳定,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和理解方式,能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说把青年和少年放在人生的同一发展阶段是不妥的,应区分对待。因此,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侧重点、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简化德育工作。
对于少年,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但如果受到良好及时的引导,也能度过人生的危险期。这一年龄段的少年,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可以利用教师权威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同时鼓励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青年,尤其是占大多数的大学生,网德教育方式就偏重于倾心交谈,教师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目前,多数青年人上网目的单一,或者说随意性强,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在网络盛行的时代,许多事物都与网络发生着或大或小、或近或远的联系,在笔者看来,在网络中学习,学习利用网络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误区之三:网络道德教育为应试?
网络道德教育应该针对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进行规范,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而在一些学校,有的教师以“网上信息与学习和考试内容无关”为由禁止学生上网,把对学生的责任感作为网德教育的出发点。
其实,教师大可不必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更不应该沉溺于应试的怪圈中。正确的使用网上信息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求知中创新。教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对身心发展及个人成长有利的信息,剔除不良信息,而不是禁止上网就可以了事,何况上网又如何禁得了。越禁可能越会向相反的方向漫延,给德育工作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总之,不能极端化。
误区之四:网络道德教育是单向教育?
由于人们狭隘地将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认定为是校园内的青少年群体,实施网德教育始终没有脱离凭空说教的方式。而有些德育工作者另辟蹊径,利用网络来进行网德教育,他们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和疏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笔者却认为这种网上交流并不是网德教育,它仍然是在虚拟环境中的一种情感交流,体验的是一种虚拟的成就感。这是否说明网络对现实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呢?是否还能说明现实德育活动中教师单方面占有主动权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权威压制模式已无法立足,要进行一番德育工作模式的改革,由权威压力向平等坦诚转变呢?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
(作者单位:湖北中南民族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