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条子攻势”汹汹而来
“不瞒你说,我手头已收到60张条子,都是冲着我们学校的名气来的。”日前,海淀区某市重点中学校长拿着厚厚一摞条子对记者说。
这位校长遭遇的“条子攻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北京市中学录取工作正在进行,考生择校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择校有了规矩:5月中旬,市教委出台了关于中小学招生收费的规定,今年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限定录取分数、录取人数和收费标准,即“三限”规定。“限分数”,就是由区县提出限定录取分数的原则意见,招生学校提出本校择校生的最低分数线,不准违反规定录取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新生;“限人数”,就是择校生总人数不得超过当年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10%,招收择校生的学校每个新生班人数不得突破50人;“限钱数”,就是择校生收费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3万元,不同学校的择校收费标准由各区县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审定。
学生家长:这山望着那山高
8月6日前,报考284所跨区县招生的各类高中的考生将收到录取通知书。此时,能上哪所学校,考生和家长大都心中有数,对于“壮志未酬”者来说,择校无异于一根救命草。一位家长说,过去择校只限人数,不限分数和钱数,暗箱操作多,现在既然有了“三限”,择校便有了说法,那么为什么不创造条件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呢?于是能上区重点的,就想通过择校再使把劲,上市重点校或是更好的市重点校。东城区某中学高中部按比例可以招收30名择校生,截至目前,前往该校报名的多达80余人,每天打听校长电话和学校联系人的不计其数。
“三类”学校:屋漏偏逢连阴雨
往年中考后,总有考生通过多种关系,从一所学校流入另一所学校,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次流动”。当然,流动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通过暗箱操作交纳天价赞助费。市教委今年2月曾发出《关于做好2001年北京市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类学校均不得录取已被志愿学校按章录取的学生,禁止人为的非法“二次流动”。
随着“三限”政策的出台,一定范围内的“二次流动”被视为合法了。在这场已不可避免的二次流动中,受伤害最大的将是条件偏差的所谓“三类校”。在往年人为的“二次流动”中,有的学校录取了45名新生,二次流动后剩下的尚不足30人。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三限”,这些学校优秀生源的流失将更加严重,与重点校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形成新的教育资源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