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年级越高越不喜欢学以致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8-2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
那么,一个人该学习什么呢?又该怎样学习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郑重提
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
共处和学会做人,并认为这也是21世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经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推广,上述精神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教育改革的重
要参照。

  为了解即将走进21世纪的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中小学生
学习与发展课题组”自1998年10月开始,抽样选取了10个省市7474名
10至18周岁的在校学生及其父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全面
揭示了我国中小学生在求知、做事、交往和做人四个方面的进步和不
足。这里我们选择刊发了部分调查结果,以飨读者。

  据这项研究发现:学生年级越高,越不喜欢学以致用。

  调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我喜欢把学习到的知识用来解决或解释生活上碰到的问题,这句话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调查显示,51.6%的小学生、47.7%的初中生和37.7%的高中生非常肯定地回答“完全符合”,同时有16.2%的小学生、15.4%的初中生和18.8%的高中生选择了“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合”。

  另外,从家长的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平时的表现。在问及家长“你是否经常看到或听到孩子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做解释”时,只有不到30%的家长非常肯定孩子的表现;1/5左右的家长报告孩子“不是经常运用所学的知识”。

  专家分析认为,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考试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只知学习而较少考虑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原因之二,是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过分学科化、城市化和精英化、理论化,脱离生活和社会实际。

  全国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那些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