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市就那么几所重点高中,而想上的人却越来越多,遂使“高价生”应运而生。
从80年代开始,重点高中每年级4个班,每班45人的“计划”,到现在多数没变。而计划外招生规模的扩展却一刻也没停止。虽然是市场经济时代,但是计划经济的“计划”是丢不得的。因为没了“计划”,就没了收费的理由。有了计划,就能收费。收了钱就能发工资和奖金。有了好的收入,教师就挤破了头往重点中学里钻,并且工作特别卖力。生源好,教师优,资金足,设施良,升学率当然高,吸引力越来越大。如此,重点越发地“重”了起来:一个班从五六十人,发展到八九十人,甚至过百人。班数也从6到10个班,发展到15到20个班。
然而,重点高中真的是越大越好吗?其实不然。
第一,班级学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教师数量一定,学生越多,他们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就越少。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缺斤短两”。否则,要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有更多的付出。而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能付出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小班化教学已成主流,为了几个铜板,不顾师生利益,无视教育发展潮流,显然是愚蠢的。
第二,重点高中扩班、扩招,形成垄断,会窒息教学活力。教学发展需要竞争,而教学竞争的实现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教师起点平等;二是学生素质相当。这是因为教学是双向活动,其质量的高低优劣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重点高中扩招不但抽走了较好的学生,而且聘走了较优秀的教师。这使普通高中几乎处于崩溃的境地。勉强度日是他们的常态,人心思迁是他们无奈的选择。重点与普通之间无法竞争,而普通高中之间无心竞争,如此,一个地方的教学活力可想而知。
第三、垄断性高价收费,危害多多。重点高中是政府设定的数量有限的学校。学校收费扩招,让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实应肯定。但是,现在许多重点高中,收取的显然是垄断价,而非成本价,这侵害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利益。另外,由于家庭收入不分等级,高价收费就把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拒之门外,这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不平等、不公正的。如果没有垄断性扩招,高价收费就不可能存在,即便在一定时期内出现,通过竞争,价格也会回落到合理的水平。
所以,在我看来,重点高中该“减肥”。要把过大的招生规模减下来,要把不合理的垄断性高收费降下来。惟有如此,重点高中才能在适度规模上健康发展,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高中教育才能走出惟利是图的怪圈,教育的“生物链”才会稳定,才有教育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