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外国高校大举开拓中国留学市场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8-31

长春二十九日消息:英国牛津大学政策学院日前派出代表团到长春参加九九中国国际教育展后,满载而归,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著名院校在此次教育展上,也收获颇丰。

  在这个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教育展上,一百八十四所海外高校,短短四天内就与中方院校签订了近一百三十项教育合作项目。

  对此,莫斯科大学外国留学生部负责人德米特里的解释是:未来教育是全球化的,经济地位的提高必将使中国学生在赚钱的全球教育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我们看好潜力巨大的中国留学生市场”。

  的确,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教育带来的经济潜力。在英国和美国,一个中国留学生一年的学费及生活费用折合人民币分别是十六万元和十万元。目前,中国共有九千人赴英读书;共有四万学生在美读书。

  “吸引中国留学生还不仅仅是这些眼前利益,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有益的长远投资,”澳大利亚科挺科技大学国际部负责人史密斯说,为中国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可以使我们在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往中受益匪浅,“这很重要,因为中国将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众多海外高校已开始采取多种手段向中国学生宣传自己,其中,踊跃参加中国举办的各种教育展便是其中之一。

  考虑到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经济条件,一些外国高校开始在中国城市设立分校区。美国犹他州立大学与东北电力学院签订了建立分校区的合作协议。

  副校长罗伯特介绍,这只是犹他州立大学在中国设立分校区的一部分,他们还将在北京等四个城市设立分校区,五年内,使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增加到五千至一万名。

  事实上,外国高校抢滩中国留学生市场的作法,适应了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张秀琴说,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学生出国留学,并欢迎符合条件的外国教育机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来中国合作办学。

  “留学生是缩短中国与外部世界距离的重要力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陈谟开说,留学回来的人员可以带来中国迅速扩大的市场需要的技术,可以为中国吸引外资拓展一条大有可为的途径。

  据统计,近二十年中国共向海外派出三十二万余名留学生,遍布一百零三个国家,攻读专业几乎覆盖了当今所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