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推着一大车行李。我吃惊地问她怎能带那么多行李,她慢条斯理地说:“我坐的是头等舱,行李的限量宽松很多。”我的眼镜几乎要掉到地下,来英国读书坐头等舱?她大概也看出我的惊讶,忙解释道:“机票比较紧张,如今坐头等舱、商务舱的,很多是来读书的中国学生,有的还由父母陪着一起来的呢!”
     把小千金安顿好后算是完成任务了。过了10天半月也没有她的电话。为了对得起朋友,周末我拨通电话看看她在伦敦的生活是否适应?电话里听到她睡眼惺忪的口吻,就知道她很晚才睡觉。她说除了吃饭别的都很适应。她还说,除口语有些问题外,其他科目并不觉得有多困难,因此常有空闲和同学们一起去游泳、看电影、泡酒吧。听罢她的话,回头再想想许多老一代留学生到英国的第二天就马上顶风冒雨地找中餐馆打工,课余时间恨不得打上3份工,把学费、房租和生活费全赚出来的情景,真是感慨良多。
     其实,这位小千金只是众多中国小留学生的一个代表。近年来,英国越来越把教育当成挣钱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民消费能力的明显增强,英国逐渐把眼光投向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英国留学的海外学生总数约为22万人,而中国学生就占5万人左右。
     有资料显示,海外学生的学费在英国教育收入中的比例高达10%左右。英国高校积极吸引海外学生的主要原因是,招1名海外学生的收费相当于招10名本国学生,并且海外学生的学费可以由高校本身自由支配。
     北京国际学院英国办事处主任王老师从事留学生服务多年。他说,一些留学生家长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以为将孩子送到国外就会成材。
     王老师特别提到,留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着“赶时髦”的现象,如“重商轻理”。目前英国有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班上有一大半的学生来自中国内地,有的大学甚至开始限制中国学生在这些专业的人数。伯明翰大学的会计、营销、金融专业班里,中国学生的比例占到90%,就像一群中国学生请了外教来上课。其实,英国大学有些专业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因此挑选专业应该更细致,着眼长远,而不要受眼前利益的影响。
     多数中国学生把来英国留学考虑得过于轻松,在申请专业时也过于盲目,以为花一年时间就可混个文凭,殊不知这文凭并不好混。以伯明翰大学电子通信专业为例,去年某硕士班15个中国学生中,有一半未能通过考试,补考时也只有1人合格。
     其实,将低龄学生送到英国实际上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投资。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吃苦能力比较差,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远离父母亲人,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留学生们融入英国社会并非易事。特别是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养成大把花钱、相互攀比购买名牌商品的不良习惯,英国赌场里也时常可以看到中国学生的身影。英国广播公司一位曾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多年、对中国有深厚感情的资深记者曾气愤地对我说,“天知道这些学生能学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