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语文新教材的断想(三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22

    教材的“变”与“不变”

    新教材刚一退出,我就听有老师在感叹:“唉,教材又要变了,教语文就是这样倒霉!”

    其实,在我看来,教材变是正常的,不变才是不正常的。这里的“教材”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篇目,更包括教材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能力要求、训练体系等等。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的认识在变,未来对今天的要求在变,语文教材焉能不变?就以具体的课文篇目而言,经典当然重要,因而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作品自然不能轻易取消,但不同的时代对经典的解读却不尽相同,所以即使对同一篇目提出与过去不同的教学要求,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变”;另外,作为与生活息息相通的语文教育,适当选一些文质具佳的时文也是必要的,这种“变”也是应该的。

    反之,教材几十年一贯制才不正常。从教师素质的提高来说,“稳定”的教材在“方便”了教师的同时也助长了教师的不思进取与懒惰――教了一两遍教材就烂熟于心了,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久而久之养成对教材的依赖――不仅仅是对教材的依赖,还包括对教参、教案以及配套练习册的依赖。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如果不按现在的教材、教法、考试进行语文教学,那么,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将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统一的教材(而且还不能经常变动),没有了统一的教参甚至统一的教案,没有了统一的练习册和各种模拟训练题,没有了高度精确而且答案唯一的“标准化试题”,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很可能将无法继续教语文!因此,即使不考虑社会变化时代进步的因素仅仅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语文教材也应该科学地“变”。

    总之,我认为,理想的语文教材应该既历史文化的结晶,又是时代精神的橱窗。“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

    重视“例子”,超越“例子”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材不过是例子。”这话同样适用于新教材。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例子”呢?我认为,应该重视“例子”而又超越“例子”。

    重视“例子”,就是尊重“例子”的经典性。任何一本教材,任何一篇课文,尽管多年后人们也许对它提出许多中肯的批评,但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它无疑是“最好”的。即以具体的入选篇目来说,在同一时代,之所以选“这一篇”而不选“那一篇”,自有其相对的历史合理性。以“教材不过是例子而已”为由轻率地对待教材,这不应是一位严肃的语文教师所为。重视“例子”不是一句空话,而应通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潜在的语文养料来体现。无论知识传授还是能力训练,无论情感熏陶还是人格塑造,无论是审美教育还是人文关怀,都应通过对一个一个“例子”的精心教学得以实现。

    超越“例子”,就是不把学“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将其看成“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让学生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所谓“举一反三”,所谓“触类旁通”。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一本教材而提高语文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当然还应该引导学生将语文学得更“厚实”些:这既包括指导学生由一篇课文然后浏览同类文章,由一位作家继而旁及同类作家等比较性扩展性阅读,也包括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汲取语文养料或创造性地运用语文能力,等等。超越“例子”更重要的含义是,教师绝不能拘于“例子”而裹足不前。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实,按我的理解,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说明对“例子”的态度:教“例子”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例子”,教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多的“例子”。

    新教材呼唤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一些教师拿到新教材首先看的是换了什么课文,其实,教材之新主要不在于课文篇目之新,而在于编辑思想之新。与旧教材相比,这套教材――我指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在指导思想上的确有许多新意:着眼素质,注重能力,重视积累,强调感悟,提倡熏陶,培养语感……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教材《说明》) 过去那种封闭的语文课是不可能达到这些目的的,因此新的教材必然呼唤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教学形式的开放:比起过去“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几步骤的语文课堂教学,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显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许多本来不乏科学性的新的教学形式又逐渐在“语文教改”的包装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新的公式化程序,因而僵化了语文教学。在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讲究模式,但决不模式化。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教材及不同的训练重点,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甚至让学生也参与教学形式的设计与实践。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定然会充满勃勃生机。

    学生思维的开放:语文课应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橱窗。在这样的语文课中,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教师更不应该以自己的观点定于一尊,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力和精神自由,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想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努力使整个阅读教学课堂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学术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共同的提高也有不同的收获。这样的一堂语文课结束后,学生的思考并未停止,他们的思想仍在继续展翅飞翔!

    教师思想的开放:所谓“开放的思想”,主要是指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教师具备这样的思想素质,正是潜移默化感染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所在。不能想象,一个目光短浅、心灵封闭、观念保守、思维萎缩的教师,会培养出下一世纪中国的脊梁之才。中学语文教师的确不应该仅仅是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应该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即真正意义上的“高师精神”(法国作家季洛杜语)的体现者。当然。这决不是要让语文课又成为“政治课”,而是要恢复语文课“人文性”的特点。面对教材上的任何一篇课文,教师都应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