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子和教授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一个色彩斑斓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三维模型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这个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就是饶教授带领他的同事们发现的。饶教授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著名画家吴冠中为这个分子结构作的诗,把300多名学生引领进神秘的蛋白质分子的世界。
     饶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把有关蛋白质结构研究的知识徐徐道来,让在座的中小学生与该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零距离接触。饶教授的演讲提示多为英文,“胰岛素受体”和一些英文术语时常出现,记者虽然是学理工科的,整场讲座听下来也是一头雾水。在提问时间里一位中学生向饶教授提问:“老师,今天讲座的题目是‘蛋白质结构’,听完整个讲座我只听到蛋白质三维结构这个名词,您能给我们具体讲讲什么是三维结构吗?”另一位同学的问题是:“生物学除了您谈到的分子结构研究,还有其他的研究方向吗?”显然,同学们更关心的是有关生物科学的基本常识。
     倒是饶教授在讲座过程中介绍的科学家的小故事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景山学校的一名学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饶教授讲的那位用29年时间研究出肌红蛋白结构的科学家。”饶教授也正是想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们领会进行科研必须具备的一些精神。饶教授在讲座中谈到“世界知名的NATURE杂志也会刊登一些结论错误的文章,因此搞科研就要具备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在科学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位自发来听讲座的小学生问了饶教授一个天真的问题:“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人要把木乃伊利用克隆技术复活,您认为这能成功吗?”饶教授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这个回答让同学们有些失望,但饶教授说:“不知道的问题就说不知道,这就是科学的态度。”
     景山学校范校长认为:“饶教授的讲座很精彩,虽然内容有些深,但我认为他所传达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会令学生们终身受益。饶教授是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曾任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这样知名的学者能到我们中学来开讲座,本身对孩子们也是一种鼓励。”这和一位小学生家长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就想让孩子亲耳聆听大师的讲座。”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还有清华大学生物系的7位教授、学生将就生物芯片、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面向东城区的40多所学校的师生开展讲座。不过一位同学的话表达了小听众们的希望:“讲座能否再容易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