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走进大学校园的腐败 官员“攻博”渐成腐败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1-21

     近年学术腐败相当严重,已经扩散到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关。因此,不得不研制一些“防腐”药。而我认为,在研制此类“药物”时,有一剂药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防止官员“趟浑水”,其中之一就是限制官员“攻博”。

     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都无法剥夺他人追求知识和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我想强调另一种理论,以及普遍的现实。所谓另一种理论,就是说官员与学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官员应专心于行政,而学者应专注于研究。官员虽然必须对治下的领域非常熟悉,但不一定是专家,不需要有高深的学问或做深入的“研究”。再者,官员们工作忙碌,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真正作研究从而攻取学位。当然,有两种人是例外,一种人确实有着过人的精力以及资质,不需要花太多工夫就能有所成就;另一种人是属于混子之流,其“攻博”的真正意图也就是拿个学位而已。

     可能是我无知,第一种人还未见过,而第二种人比比皆是,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普遍的现实”。君不见,那些正在“攻博”或者已经“功德圆满”的市长厅长司长处长县长们,第一,他们的入学大都没有经过统一的正规考试,而大多是经过参加或不参加各校单独命题考试被“单招”的;第二,他们大多既不能按时来听课,也并不能潜心于“研究”;第三,他们的论文往往是别人操刀的结果,答辩不过是走过场。自然,这一切都是以权力为背景。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有的官员“攻博”已经形成了另一种腐败。他们的所谓“攻博”充电,恰恰相反,我认为那是一种放电,而且放的是高压电:用手中握有的权力(研究项目审批、科研成果评奖等)与博导们进行交换,在捞取学位包装自己的同时,造成有限的研究经费的不公平分配和浪费以及研究成果评价的虚假,最终败坏了学术良心,将学术和学位的尊严烧成灰烬。它的另一个后果是,使那些真正想致力于研究的平民学子丧失对学术的兴趣和信念。

     鉴于这样一种表现和后果,呼吁有关部门对在职官员“攻博”的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并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加以限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剥夺官员们追求知识的权利,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党校、行政学院或各种培训班来实现充电的目的。至于真正对学术有兴趣而又希望在某一领域作深入研究的官员,可以申请停职或离职后再“攻博”,这样才符合为官之道和求学之道,才不至于背离行政的伦理和学术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