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购书、储蓄、解馋 中学生今天怎么花钱?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2-03

     中学生的消费潜力巨大众所周知,只要看看每天放学时,各个学校门口热闹的杂货店和小吃摊便可略知一二。但是,你知道今天的中学生究竟有多少零花钱,这些钱又流向了哪里吗?

     近日,明略市场策划公司就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问题,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上海市14所中学的428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有零用钱,仅1.4%的学生可能是因为生活由父母“全程包办”而没有零用钱。

     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相对较弱,家长一般不会给孩子太多的钱,绝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低于50元,但也有8.5%的初中生每月花费超过了201元。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用于购买书籍等学习方面的花销明显增加,家长们对这些开支一般毫不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高中生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其中,每月消费201元以上的占比例最高;其次为151~200元,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段均占21.7%。

     零用钱从何而来又流向何处?调查数据显示,94.4%来自父母,打工收入仅占4.2%。购买书籍是中学生的最大一宗支出,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其他主要用途还有储蓄和买零食等;而高中生用于玩游戏、体育运动和添置衣服方面的花费,明显比初中生高出数倍。值得一提的是,46.5%的中学生将未用完的零用钱储蓄起来,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参加储蓄有明确目的。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孩子们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日益丰富,市场经济也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不但学校周围各种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店一应俱全,商业街上也开出了许多青少年用品专卖店,许多知名运动品牌还将中学生作为重点消费对象来研究和服务。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学生经济发展的势头如火如荼,精神消费尤其是重头戏,但是目前国内针对青少年的文化制品几乎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相反,舶来的卡通漫画、故事书充斥市场,吸引了大批小读者。这正反映出国内优秀青少年读物的匮乏,不知商家是否有心开发这个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