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教委主任 程刚——
     四书五经仍有生命力
     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现代社会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以学习四书五经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对象的选择需要认真考虑。选择的内容要健康、有益、适用于现代社会,使用的方式应新颖及多样化,面对的对象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年龄段侧重不同的内容,等等。这对于学生培养文学、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知识,以及树立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很有益处的。但学校在重新开展四书五经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切忌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而是应该在有理、有度的基础上进行。
     ■ 北京八中副校长 马景林——
     思路是对的 形式需变化
     据我所知,上海一些学校开设了修身课,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个人修养的培养,效果很好。我想,这与我们重拾四书五经的初衷是一样的。记得曾有媒体报道,在巴黎举办的一个有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的会议上,与会者指出,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正常生存发展下去,还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所以说,四书五经是有其精华所在的,让它重新走入课堂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形式需要变化,引入的程度也需把握好。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高度,即教育对象是否适应教育内容,这需要我们的老师能够知道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进行什么内容的教育,并且要具备区分古诗文中精华和糟粕的能力。
     大力提倡 古为今用
     ■ 海淀区太平路 汪中明
     对于四书五经,一是要学。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生活仍在产生着影响。今天的孩子如若对儒家学说一无所知,未必就是幸事。二是不宜多学。对儒家学说应当批判地继承,而要正确地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倘若不加批判地全盘继承,或是批判了不该批判的、继承了不该继承的,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依我之见,除了将来选择古汉语等专业深造者,绝大多数学生似无必要在学习古汉语上耗费太多的时间。三是慎重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进行改革,但这种改革不宜简单化操作。除了由专门机构“主刀”之外,还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再者,教材的更新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十年一贯制固然缺乏活力,但“变脸”过于迅猛,师生们也不见得能够适应。所以,我们必须防止种种急功近利的倾向,不可盲目增加“读经”课程。
     恢复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务之急
     ■ 朝阳区 孟廷为
     我老伴是研究教育学的,早在解放后就提出恢复传统文化教育,在文革时期因此被打成反革命典型。但是我们始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非常需要我们传承和学习的,而四书五经正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多年来倡导儒家文化,使得新加坡形成了有口皆碑的良好社会风尚。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伦道德的建设被大众忽略,社会经济行为和生活行为均缺少诚信度,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恢复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应是当务之急。四书五经强调内心的约束,这在现今社会可使人们的个人行为更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四书五经亦讲“仁爱”,讲“诚信”,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做人的道理和应树立的人生信念。
     传统文化从儿童抓起
     ■ 定慧北里 谢荣声
     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没有“诚信”作为立身和经营原则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许多国际企业的管理者还在经营中刻苦研究儒家文化和孙子兵法。这些无不令人感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我们在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亦不能丢掉我们的传统文化。
     四书五经的学习关键在于结合儿童的特点,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点带面地推广。民族的传统文化要靠一代代人承上启下的传播才能发扬光大,而恢复学习四书五经便是一种承继。
     从中学做人的道理
     ■ 和平里 韦怀鑫
     让今天的孩子读四书五经我十分赞成,最好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一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难度。四书五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本,炎黄子孙绝不能丢弃,应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其次它是前人治国、理家、学习、做人的道理和经验的提炼,言简意深。孩童时期没有负担,以山歌、典故等形式教学,虽不会完全理解,但记忆较深,到一定时期即能运用自如,身体力行。
     “读经”不可盲目
     ■ 海淀区皂君庙 文力
     我是文革期间上的小学由于当时特定环境的限制我们无法读到古诗文。文革结束后,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经书,但先天的不足仍无法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平时虽喜欢舞文弄墨,可一说起古典文学,还是感到底气不足,需要补的东西很多。 广州、北京的部分学校重又增设读经内容,我认为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举动。它的意义已超出了事情本身,反映了这些学校对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继承。《三字经》、《论语》等书流传至今,对建构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伦理观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人说这些书中有不健康、消极的成分,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不能因噎废食。在老师的指导下,古为今用,除其糟粕,取其精华,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反方
     拼一盘德育“快餐”或可行
     ■ 作家 张家言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在我国古代被长期用作正统教育乃至科举取士的基础教材。研究这些儒家经典的学问叫做“经学”,“经学”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主要学问。不读四书五经便搞不懂中国文化,但这些书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实在难读。古人早有“穷经皓首”的感慨。今天的小学生、中学生几乎没有从容读书的课余时间。有,也读不大懂。硬读,事倍功半。
     毛主席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书五经的内容包含古代的历史、制度、学术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等。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何为标准?怎样区分?故纸堆中的精华有多重要?有没有必要让孩子们在自己课余时间的可怜小蛋糕上再切下一块用来子曰诗云?如果一定要在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华内容,或许有一些讲述君子道德的内容可供选择。一些儒家伦理道德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美德,仍然有助于孩子的德育。不妨选取些章句,加上注解、白话,拼一盘四书五经的德育“快餐”。
     可话又说回来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一旦遇到小人,非吃亏不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督责,令其成为一个真诚的君子,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吃许多亏。何苦来哉?
     四书五经如何承担 弘扬传统的重任
     ■ 北京师范大学 刘彩祥
     对于小学生学习四书五经的现象,应该给以肯定的有两点: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但是,这两个目的是不是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实现呢?或许,以四书五经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还应该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论证。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看,只满足于适应高科技的发展需求显然是不全面的,人首先应当是精神的主宰者。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国人的精神上不应该缺少“根”的意识。但靠诵读四书五经就可以解决这样一个沉甸甸的任务吗?恐怕不行。文化的熏陶需要很多环境、社会的因素,仅靠课堂教学无法胜任。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但积累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条件,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来进行的。积累不等于死记硬背,也不是不管积累什么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获得。当然,语文学习还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从现代教学理论来看,这个过程应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来实现。四书五经的内容小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其效果究竟如何,短时间内是不好得出结论的。
     ■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李烈——
     专开课程没必要
     我们学校提倡吟唱古诗已有两年多了,但并不占用课上时间。先时是由班主任挑选一些适宜孩子们的篇章,后来就是由孩子们自己选定了,有一定自主权,所以可能各班所学的内容并不一样,但相同的是,孩子们对这些古诗文都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四年级的一个班更开始一天学一句《论语》。
     四书五经类的古诗文对学生的成长的确有一定帮助,但现在的教育更强调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夸大四书五经在现时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为此专开课程更不合时宜,也无必要。而完全否定它也是一种极端。我们可以将其中有益的东西在其他科目学习以及生活中进行吸纳和整合,有选择地古为今用。
     学习应抓 主要矛盾
     ■ 朝阳区 扬扬
     大家知道,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学生在校学习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可这个道理是说着明白做起来难。就拿我家孩子来说,明年孩子要上初中,希望能上一所重点学校,所以现在孩子每天的时间都排得很满,甚至不惜停止坚持了七年的钢琴学习,全部用来强化主科学习,为将来的考学打下基础。最近从报上看到,南方有的学校为学生添加了教授“四书五经”的课程,对此我有一些想法。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很重,而课外时间又被五花八门的各种学习班所占有。如果再让孩子学一些远离实际的东西,将会给学生增添额外的负担。当然,弘扬民族文化是无可非议的,孩子经过经史的熏陶会受益终生。我认为,把读“四书五经”的教学放在学龄前,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生的一切都要围绕高考进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学生的学习要有选择,不可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只有抓住主要方面,才能减少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不设八股文考场没必要读四书五经
     ■ 工人日报通联部 韩彦华
     四书五经是封建社会时进行启蒙教育的必读课本,知识分子“跳龙门”的科举考卷就是以四书五经为依据出题的。这些书中有很多封建糟粕,主要是束缚人们的思想,让人们遵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所谓“三纲五常”。现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正在与国际接轨,而这些陈腐的思想与我们的时代需求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呀!除非有人将历史上的八股文考试再搬出来,孩子们在苦读圣贤书之后,能进场应试,考取功名。否则,就没必要让孩子重拾四书五经,搅乱头脑,误人子弟。
     既无实用 切莫复古
     ■ 东城区 孙理
     让今天的孩子读四书五经是错误的,理由有四:一是误人子弟。时下孩子要学的课程已经不少,负担很重,有些素质教育的课程尚排不上号,却让“读经”占了宝贵的课时,值得吗?二是“屠龙之技”。古代人读四书五经是为了科举应考,今天有何用?无用的课程,干嘛要设呢?三是切莫复古。自“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运动是史无前例的社会进步,我们难道要让今天的文化回到古代去吗?历史不能倒退,今日的社会不该有四书五经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