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神童”造假?吴桐给个真实的说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26

     11岁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神童”、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博士、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12项国家专利技术发明人、身价10亿的“中国环保大王”……现年36岁的吴桐曾被多家媒体报道,他的履历上这一连串耀眼夺目的名号放在其他任何一个人头上,无疑都要令人击节惊叹。然而当你被告知,吴桐的这些头衔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产品,你该做何感想?

     近期由于吴征学历事件,人们对名人的学历,对于海外学历的警惕性都很高,一个在学历上造假的人如何在学术上、在商业上保证自己的信用都会成为疑问。也正因此,当本报接到关于“中国环保大王”学历有假的举报后,对此进行了全力跟踪。

     ■“神童”加“中国环保大王”的报道满天飞

     在网上输入“吴桐”二字之后,会立刻找到很多关于他的相关报道,其中不乏众多知名媒体,网上的报道很一致,不难想出这些材料都同出一辙。

     “吴桐,1966年生,11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科大’)少年班,主修原子能物理学,当时被媒体称为“神童”;14岁赴美,获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国际金融学博士学位;18岁赴德,获柏林大学(有的媒体报道是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没有人认真去拷问这些学历的真假,就像没有人仔细推敲其身家10亿说法的准确性,记者从他所在的公司(去年4月注册的公司)获知,他以技术入股的企业注册资金只有700万,他在公司中的股份占50%。而这家启动不久的公司,大部分的项目都在筹划中。

     ■少年班:没有叫“吴桐”的人

     11岁就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这在少年班的历史上也属罕见 。这让少年班的老师印象深刻:“ 少年班确有11岁入学的神童。一个叫谢彦波,是在1978年入学的,另一个叫陈雷,也是在1978 年入学的。谢彦波的入学,当时就造成了轰动。媒体对神童的事情有很多的报道。”

     根据吴桐年龄推断,如果关于吴桐的经历属实的话,吴桐应该是少年班78级或79级的学生。少年班79级的班主任老师介绍,“这两个年级中肯定没有叫‘吴桐’的人。少年班的老师和科大学生处老师还帮助查找,看是否有吴桐的档案,但也同样没有找到。”记者在科大校园网站的少年班同学录网页上输入“吴桐”二字搜索,看到的提示也是“查无此人”。

     ■芝加哥大学:18岁获博士学位本校无此记录

     不仅科大少年班没有叫吴桐的人,记者了解到,吴桐的芝加哥大学的文凭也有问题,通过越洋电话记者联系到美国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的负责人方舟子,他介绍说,18岁就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芝加哥大学从未有过,他们的调查结果很详实:

     “芝加哥大学三位与我谈话的女士皆对吴桐18岁就获得博士学位表示异常惊奇,认为这在校史以及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还是前所未有过的事。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院长办公室(Dean’s Office)负责博士课程的 Roberta Bernstein 女士说,商学院根本就没有国际金融这个博士专业,也根本没有一个名叫吴桐的人得过博士学位。唯一的两个姓吴的博士毕业生,一个是女的,毕业于2001年,另外一个是1987年进入博士班的。

     “经济学系办公室秘书Marty Gross女士查了所有博士、硕士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名单,未发现有关吴桐先生的任何资料。为了对吴桐先生的履历负责,Gross女士把电话转给经济学系负责学生事项的Julie Less女士。Less女士查了包括所有毕业生以及在校生(也包括曾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而中途辍学的学生)的SIS信息系统(Student Information System),也未发现有关吴桐先生的任何资料,因此证明吴桐先生既不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或硕士毕业生,也从来未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或商学院就读过(顺便提一下,经济系也没有国际金融这个研究生专业)。为了对吴桐博士彻底负责,我还查询了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馆藏目录。所有的本校博士论文在图书馆都有收藏,但是也没有发现吴桐先生的大作。”

     ■吴桐同事:吴桐学历会出问题?

     在得到吴桐两个学历出处的证实后,记者开始联系吴桐,但由于吴桐出差在外,没有联系到本人。其公司高层即表现出对此事的关注度,公司一负责人专程到本报了解情况。

     “没有认真想过他的学历会出问题,印象中,没有看到过吴桐在科大少年班、芝加哥大学读书期间的照片和学历证书,他更关注的是他的专利发明。只记得他有一次看到芝加哥大学的图片指着说,我曾经在这里上过学。他的外语好不好我也不清楚,每次和外商谈项目都有翻译,不需要讲外语。”

     吴桐学历真假还需要与吴本人联系,这位负责人表示应该与吴本人证实。他同时表示,如果学历真的作假,确属不当。“这对公司也不好。”

     ■吴桐:开始态度强硬其后销声匿迹

     其后,记者开始拨打吴桐的手机,但是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最终联系到吴桐本人时,他仍在上海出差,电话中他一再强调不愿在电话中谈此事,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声称自己是14岁入学科大的少年班,不是11岁,是以前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弄错了。

     记者再追问,何以少年班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吴桐的人,他称以前的名字不叫吴桐。再问他以前叫什么时,他没有给予回答,只说“我要先打电话回公司,了解一下情况到底是怎样再说”。半个小时后,记者又打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里,吴桐很肯定地说,明天他将赶回北京,到时会和记者见面谈此事,届时,他会提供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这一切。记者问他“有力的证据”是不是指能够证明他的教育经历的毕业证书之类,吴桐肯定地回答说“是的”。当时是3月14日星期四的晚上。

     ■公司称:吴桐已辞职赴德

     随后的三天,记者并没有接到吴桐要见面谈此事的电话。星期一当记者再拨打吴桐的手机时,电话中传来了“您呼叫的用户已经停机”的声音。3月18日记者到长安大厦吴桐所在的公司采访,希望能在公司见到吴桐。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辞去了公司董事长的职位,并离开中国前往德国,他在回避这件事(据他称吴桐具有德国的国籍)。

     ■学者说:社会角色混乱让许多人为所欲为

     高学历、海归派、神童这样标签为许多人带来了利益,目前尚不能断定吴的技术入主该公司是否有神童标签的作用。但不能否认,许多应聘单位很吃这一套,虚荣的心理,加上利益的诱惑带来了一连串的造假。有人说,谎话不怕大,关键看你敢不敢说。

     科大少年班的老师表示:“无论你的身价是多少,不是少年班的就永远不是,我们希望少年班出来的人能为母校争光。我们也希望纯洁这个牌子,它不是谁有钱有名了就可以随便乱用的。”

     对于这种社会上喜欢为自己贴标签加光环的事情,学者房宁认为,这和中国目前的某些现状有着深刻的联系,即目前中国人的社会角色不清晰,官不像官,商不像商,学不像学。他认为,吴桐毕竟已有自己的专利,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完全没有必要再把自己打扮成有很深的学术背景,他之所以这么做,混淆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另一位学者谈道,这也有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即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头衔。一个博士不够,还一定要是名校博士,教授不够分量,一定要是个博导教授,工程师也不够,一定要是教授级高工。所以使得一些人认为只有有更多的头衔才够“自信”。其实真正的自信应当基于,也必须在诚实的基础上建造我们的自信。

     ■吴桐,你能否给自己一个机会?

     “对吴桐来说,他首先是一名学者,其次才是商人。”该公司人称:吴桐其实是发明家,他获得了国家有关环保方面的专利,还有9部关于环保方面的著作。在他们参加的最近一次展览会上有单位提出能否开发研制海水淡化机,这样海岛上的官兵不用靠着给养船来解决淡水的问题。很快吴桐就研制了海水淡化机,公司还专门赠送了部队一台这样的产品。专利技术是该公司最大的优势,也是其环保行业名牌最基础的资本。人们也有理由相信他的公司所从事的环保事业将会有很好的前景。

     有着这样骄人的成绩,也许吴桐的“神童”光环对于他本人和他的公司而言都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没有这样的头衔同样可以成就事业。不知何以吴桐需要一个光环来支持他。

     希望吴桐能够给公众也给他自己一个真实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