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让网络成为孩子的翅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03

  据有关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中的青少年开始接触、使用互联网。在我国337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占24%。按照这个比例,长春市约有7万青少年有上网经验,占长春市青少年总数的27.5%,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青少年群体,且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近日,一项关于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状况的调查在长春市5个城区的6所学校21个班级261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结果表明,互联网正在撑起孩子的一片天。

  
中小学生上网已是一种趋势


  接受调查的261名学生有181人接触过互联网,占调查总人数的69.3%。而且有数字显示,互联网已不是男生的专利。在年级差异方面,年级越高,学生网络用户比例越高。同样,孩子是否接触互联网,与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家长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有93.3%,有半数以上的家庭拥有电脑。但学生网络用户上网地点最多的还是网吧,其次是自己家。大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学生上网功能。此次调查显示,查找信息占据答案的首位,还有8.5%的学生启用了网络高级功能——制作个人主页。另有62.6%的学生拥有自己的“伊妹儿”,使用频率还很高。至于使用互联网是否会影响学习、是否会减少人际间的交流,在这次调查中都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调查结果证实,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已是一种趋势。

  
存在问题需要共同面对


  调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令人无法忽视。由于社会认知的不足、家庭引导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守旧和学生自护意识的缺乏,一些青少年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摆脱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从社会因素看,互联网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的不足,造成了青少年网络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在回答“互联网通常被称为第几媒体”时,只有22.1%的学生选择了第四媒体这一正确答案。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少,真正意义的课外活动网站更是少而又少,是社会给青少年造成的又一影响。目前相关的中小学生信息网关于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就使得青少年大多使用成人网站或网址,也使得不良的网上文化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构成严重侵袭。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由于学校并未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的学习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接触互联网限制了网络知识的普及。在调查问卷列出的14项“上网主要困难”事项中,“学习太紧张、没时间上网”的选择最多。加上费用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微机配备不很齐全、闲置率却很高,连接互联网的更是少数。

  由于经济困难、漠不关心和完全限制等不同类型家长的存在,学生的上网并不完全公开。在关于上网费用的调查中,60%的回答是自己的零用钱,14.9%为向父母索要,剩余的则选择了“其他”。这表明,上网费用的背后有着令人无法预料的某些问题。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平等性,青少年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也随之大大减弱。聊天、玩游戏大有人在,网上不良行为也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事件和案件也不断发生。

  
让网络成为孩子的翅膀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不能因为它强大的生命力而忽视存在的问题,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全社会共同关注,为学生使用互联网提供便利并加以引导,就能使网络成为孩子飞向现代化的翅膀。

  重视社会教育功能。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信息透明度,使学生对网络深入地了解。要建立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开展网德教育。要加强网络立法工作,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同时也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要注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引导。父母应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互联网,避免孩子失控在这一新领域里。家长还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增加户外运动、培养多方兴趣,使孩子的课外生活不再贫乏,才能使他们不过度痴迷上网。网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判断是非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应是当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