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大学四年,我用青春读明天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19

  大学仿佛一座座庞大的工厂,而7月就是各个大学“产品出炉”的日子。在这个月里,毕业生们离开了他们熟悉的校园,开始作为社会上许多机构的部件运转。但与工厂的产品不同,这些大学制造的“产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而这些个性差异的最大成因,也许就来源于他们的业余阅读。因为他们的课程一样,教材一样,甚至老师也一样,在知识结构的形成中,最为不一样的,也许就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比重颇大的业余涉猎。

  这种业余涉猎也即课外阅读行为,因而成了大学里也许最能使自己能力和知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我的同学中做了学问的,在大学的时候肯定是特别喜欢读书的人,现在在某个领域生龙活虎雄心勃勃创业的同学,大学的时候一定没少看这个领域的书,而那些在自己的平淡岗位上混着日子的同学,在大学必定根本就是不读书的人。”

  已经毕业三年的孙林这样回味着自己大学毕业后同学的分化。

  “三年的时间,现在和同学们聚在一起,我们已经能回过这种味来。”孙林在一家报社工作,现在,他的大学同学有工作不久就已经下岗在家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也有读博和开了公司且在业界颇有名气的。层次很多,差别也很大。孙林很感慨:“在进入大学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谁以后会把事业做到什么程度,但现在这种分化那么快就已经很明显了,而在这种分化中,最可对比、最可联想、作用最为鲜明的可能就是在大学时代每个人对于读书的不同程度的追求。”

  “在具体知识结构上自不必说,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孙林说,“大学里的‘博’读,首先让我们保持了理想和激情,其次它使我们选择出了我们自己的努力方向。”

  “这两点很重要,它们是成功的直接要素!”孙林强调。

  最重要的武器

  北师大中文系应届毕业生温志宏,对于读书所能带给人的理想与激情也许理解得更贴切、更深。

  “一屋书呆子!”,这是同学们对温志宏所在女生宿舍的评价,这种评价几乎被同学们沿用了四年。但是,这种评价现在更多地被换成了“一屋研究生”。在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中,温志宏宿舍的8个人中,有7个被保送或者自己考上了研究生。仅有的一个没能继续读研的,也只因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

  温志宏说:“我们宿舍现在都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风水宝地’了。”风水宝地自然是同学们的戏称,如果真的有风水的话,那么她们宿舍的风水就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读书的氛围,而这种氛围使她们保持了自己的激情与理想。有了坚持不懈的激情与理想,她们懂得了时时刻刻去努力、去追求,而成功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个北大毕业生在毕业留言中说:“长久以来,我想清楚了一件事,这个校园里,这座城市、这个国家乃至这个星球上的所有校园里,来了又去了的只有两种人,一种人获得了,保住了,成就了理想;一种人动摇了,失落了,埋葬了理想。”

  而读书就是保持这种理想和激情的最重要的武器。

  温志宏说:“我们宿舍真的是跟别的宿舍不同,我们宿舍的人都特别爱读书。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别的宿舍都是叮叮当当地又打又闹又唱,就我们宿舍一人一本书捧着在那里入迷地读,即使是随便聊聊天也大多跟书有关。”

  不知当时是怎么分的宿舍,把她们这些“书虫”分到了一起,在读书上她们互相影响,人人都在书的世界沉迷,就连很多习惯也是惊人地相似。

  比如,她们最爱去的地方是学校东门附近的几个书店。“那里有很多好书,我们没事的时候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去了,”温志宏说,“其实我们去三次也就是能有一次是买书,不可能次次买,多半还是站在那儿看,看几小时应该是常有的。”

  又比如,作为风华正茂的女孩子,逛商场、逛大街似乎是不可抵挡的诱惑,但对于商场,她们却一直有一层淡淡的陌生:“需要的时候就去买,不需要的时候干嘛要去呢?”

  就是在这种对书的渴求中,她们获得了最重要的武器。催促她们的其实是深存于脑的理想与绵延于心的激情,这使她们似乎永远都有读不完的书似的,而这种读书又反过来加强了她们的激情与理想。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良性循环了。于是,在别人逛大街的时候,在别人唱歌跳舞的时候,在别人围着校园疯狂的时候,她们像呆子一样,在宿舍、在图书馆、在教室里读着那些对她们来说似乎永远有滋有味的书。

  她们也并不是死读书。每年假期她们都会到很远的地方去自由地走走,看看山、看看水、看看自己生存的这块土地。她们的所有思维方式和做法都带有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远见与豪气。在理想的路上,相信她们会走得更远。

  阅读改变命运

  中国人民大学应届毕业生宋广辉的出名,是因为他在网站上创办了著名的论坛——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这个论坛自从创办就成了所在网站点击率最高的论坛之一,许许多多的媒体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这是宋广辉在大学四年里最引以为骄傲的两大成绩之一。

  宋广辉的另一个骄傲是他学的是新闻专业,但他却最终考上了自己喜爱的中文专业的研究生。这种专业的转变有时是异常困难的,但宋广辉顺利地完成了这种转变。

  “读书让我知道了我究竟要干什么,它基本使我改变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经过了四年“密密麻麻”的读书生活,宋广辉已经清楚了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而在大一的时候,他还几乎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傻小子。

  “知识改变命运,在我这里就是阅读改变命运。”宋广辉说。

  大一的时候,宋广辉几乎什么都读,范围极杂极宽。而到了大二,宋广辉终于在毫无章法的读书生活中发现了什么。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开了天眼”,他终于从书里发现了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背后的东西值得思索,人不能只生活在表层。一个消遣型的人生和一个思考型的人生——他这样分类并决定选择后者。

  他学会了有目的地疯狂搜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书,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

  在他那间紧邻中关村大街的宿舍里,夏天他就在走廊的灯下读,冬天则抱着应急灯钻在被窝里读。中关村大街即使到了晚上,依然是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汽车的噪音很大,搞得他神经衰弱,而睡不着正好可以多看点书。宋广辉对此似乎有一种享受。

  “我大学四年的阅读谈不上广泛,但是它让我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稍微给我贫血的青春补充了一些营养,我找到了方向感,并且学会了爱惜和尊重书籍,”宋广辉说,“记得最深的是大钟寺那边有个打折书店,很多好书竟然卖到5块钱一本,我在那里常常成捆成捆地买书,对一个喜欢读书的学生来说,没有比刚刚拿到稿费就去买书更快乐的事了。”

  宋广辉可能也是惟一一个那么轻易地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就为王小波流下眼泪的人。大一、大二的时候,他喜欢坐在国林风书店的一角读书,有一次读到别人写王小波的纪念文章,他竟然忍不住当众流下了眼泪。

  对于自己的判断,现在的宋广辉总喜欢调侃,这种建立在超乎寻常自信基础上的东西,来源于他找到了方向后的轻松。比如对于师弟师妹的忠告,宋广辉的说法就很逗,他说:“珍惜生命,远离教材。”这其中的真实含义是:在大学里,你永远不能只忠于课本,那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你应该去读更多的书。

  读书大学日常化的习惯

  有人说,在大学里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这肯定是指大学里的读书风气之盛,而决不会是说大学里读书人太多。确实,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许多人已经把读书当成了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北大未名站毕业生专题的帖子中,有一位同学热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北大读书生活。

  “星期六或者星期天中午,一般天气都不坏,早早地吃完了不知道应该算是早饭还是午饭的东西,出门,也不一定骑车,就往海淀图书城去了,反正近得很。到了,先去中国书店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书,然后折回来,进昊海楼,地下一层,国林风,开始这个中午的漫游。一般先是在楼梯对面翻看一会儿新书,然后向左,一直走到底,那儿的拐角处,就是我流连忘返的花园。”

  除了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都是大学里最适合流连的地方,大学几乎提供了所有读书人最向往的读书条件。对于书本身,大学里也一直在培养着一种崇敬和神圣的感情。

  在大学的学生宿舍里,一个很重要的景观是有很多书堆在每个人的床头上、壁橱里,高高的、满满的。书堆得太高了,半夜轰隆一声全掉到床上也是常有的事。书总是在大学生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里随时出现,在他们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存在。

  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先生说,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而大学时代正是形成这种读书人气质的最佳时机。这种气质将在以后的事业中起决定作用。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葛兆光先生,也在向大学生推荐暑期读物时指出,现在互联网把天下的各个角落收到了小小的屏幕,电视也把人的眼界延伸到了整个地球,可是却逐渐淡化了国家、民族和自我的文化边界。读书却能使这种边界保持清晰。大学生应该重视读书,这无疑将使他们保持对国家、民族和自我的清醒的定位。

  几乎没有比读书对于大学生更密切的词了。北师大中文系应届毕业生温志宏说,她们每天至少要有几个小时雷打不动地用来看各种各样的书籍。这已经成了她们的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