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最近对教师业绩进行了量化,结果发现:有1/4的教师承担55%的教学科研任务,有65%的教师承担44.8%的教学科研任务,而其余10%的教师只承担0.2%的工作量。仔细分析这10%业绩低的老师,有的是刚刚进校经验不足,有的是曾有贡献的老教师,还有的,要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要么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公布这项调查时,马上有好几名校长问:这些人怎么办?潘校长说,现在还没有好办法。
不仅仅是“人员流出难”,现在让大学校长们烦心的事还有“人才流入难”。北京某高校某专业的一名副教授被另一所重点高校挖走,这个专业眼看着垮掉了。而更多的高校面临的问题是,引进人才的要价越来越高。北京化工大学校长王子镐的感觉是:过去教育部10万元年薪聘“长江学者”已显很高,现在不行了,一些人要求以此为参照,外加教授职称,等等。“现在我们有3名‘长江学者’,我想聘到10名,不知道学校能不能承受,但为了学校发展,咬紧牙关也要做。”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众化和高水平共同推进成为一大特色,并由此明确了分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国内高水平大学都在考虑如何通过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使自身办学水平走向更高水准。人事管理改革即是重要内容。
一些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表面上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大学校长有权解聘不合格教师,但实际上这根本是不能实现的,因为解聘的后果是你很难再办其他事。其中,有人情问题,也有制度、体制问题。大学校长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用在繁琐的人事问题上。一位校长说,清华大学曾提出“非升即走”原则,即讲师或副教授在几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该自行走人。但据他了解,对赖着不愿意走的人,清华好像也没有具体规定。北大也面临同样问题,许智宏校长承认,教师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学者人数很少,培养、吸引和汇集优秀拔尖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今后几年,中国研究型大学面临最大的难关可能是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说:“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差距,正是在师资队伍上。”王子镐校长也认为,人事制度改革的落后,制约了教师队伍的优化,而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难以建设一流大学。
人事管理应该怎么改?从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看,教师并不是学校的“单位人”,如果教师不合格,学校有权解聘,教师也不会找校长“闹”。显然,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潘云鹤校长认为,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导向应该是以人为本,鼓励人的全面发展;高效率,建立流动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多层次,终身制、聘任制、合同制相结合。在引进师资上,采用与国际可比标准培养和选拔人才,采用与国际可比待遇吸引和聚集人才。例如,长江特聘教授在人才吸引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突破,影响深远,现在能否进行第二次突破,树立新的标杆,使我们引进和造就更高水准的名师。
更多的校长认为,人事管理改革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推进。一方面,解聘人员需要配套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吸引人才需要资金支持。但显而易见的是,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校办企业剥离等改革逐步深化之后,人事管理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高校呼吁新的人事政策的出台。正如一位校长所说:“在人事改革的政策方面,哪怕是一个信号,也是对我们校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