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怎样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下届高三学生从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可以得到什么借鉴?邹老师认为,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外,话题作文审题最重要,同时作文立意不能和公共道德观相悖。他特别提醒,高考作文不宜冒险。
-新快报记者朱向华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高考广东的阅卷工作已全部完成,正进入紧张的登分和标准分转化程序。在各科试题中,“作文”是阅卷中受主观影响相对较大的一项,也是备受考生关注的一道大题。本报记者昨天专访了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组长邹寿元老师。
两次评改误差在6分以内
今年语文科阅卷7月13日进场,21日完成阅卷工作。在正式改卷前,先进行了5天的试评,制订评分标准,评出标准试卷。据介绍,往年的试评是3天左右。而今年因为广东省高考语文首次使用计算机辅助阅卷,且广东省考生增加了4万左右,阅卷量大增。故而试评的时间和正式阅卷的时间都长过往年。
据介绍,每篇作文都要经二位老师评改,最后得分取二次打分的平均值。如果二次评分相差超过6分以上,电脑就会自动将这份卷子提交组长再行定夺。最后的分数则是取三者中最接近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分。比如一篇作文前两次评分分别为42分、48分,两者相差6分,就要进行三评,如果第三次判为50分,则该生的最后得分就是48和50的平均数49分。
据介绍,作文满分为60分。其中50分为基础等级分,10分为发展等级分。基础等级分是从立意、语言、结构等几方面评分。如果考生作文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表达有文采,形式、内容有创新,则可给予相应的发展等级分,如果其中有一项特别突出就可以给予10分的满分。
作文分同比低了一分多
根据初步抽样统计,今年高考作文平均分数比去年低了一分多。邹老师认为,其实从总体来看,今年作文比往年有进步。分数稍低是多种原因构成的,并不能说明考生水平不如往年。
广东考生知识积淀显弱
据邹老师介绍,今年考生的作文内容五花八门,关注“9·11”等国际事件的作文也不少,阅卷过程中没有发现“离经叛道”的文章,但是非常出彩的文章也不多。广东考生与某些省份的考生相比,其知识积淀明显较弱。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注重考生的语文能力,注重对构思和语言表达的考查。但今年高考作文读起来流畅有文采,心理活动过程描写细腻,行文中能够显出一股子才气的佳作并不多。
邹老师认为,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名句,写作时注意句式的变换,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就能使文章的表达生动形象起来。如果语言呆板无变化,要获得评卷老师的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考生平时要注意多做一些课外功夫,注意多读一些短篇小说、散文,提高文学修养,不要等到高三时才在作文方面下功夫。
话题作文审题要小心
据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的全国卷都是话题作文。1999年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今年“心灵的选择”都是要求考生就某类话题作文。邹老师说,话题作文内容比较宽泛,适合学生个性发挥。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可以选择议论文题,形象思维较好的可能采用记叙文、散文、甚至小说等形式。但是审题时还是要多加注意。
比如“诚信”的话题,其意是要诚实守信用。但有些考生理解为“忠诚和信任别人”,这样就与题目要求发生了偏差。
“心灵的选择”是指内心的、精神的、思想的活动,考生作文时必须涉及精神层面的东西,不论是打算选择,正在选择,还是已经作出选择,都必须扣住精神层面。如果是记叙文体,还必须写出思维过程,如果能够描写内心斗争时“翻江倒海”的情景则更好。
邹老师指出,今年广东一篇满分作文,写的是买东西时被找回一张假币,究竟是用出去还是不用,或者另作处理,让其难以选择。邹老师认为,像这样贴近生活,内心冲突又较为剧烈,而且能对自己的选择自圆其说的作文就容易得高分。
立意不要和公共道德观相悖
日前,四川有一名考生以《潘金莲的选择》为题作文,从潘金莲的立场分析了选择武大郎和西门庆的利弊,最后还是作出了选择西门庆的选择,这与传统的道德观格格不入。最初该文的得分仅为20多分(满分为60分),但因文章本身表达流畅、构思巧妙,二评时改判为40多分,第三次经评卷组讨论后,又给了一个相当高的分数。
邹老师认为,《潘金莲的选择》最后能获得高分,这说明语文评卷越来越“宽容”了,作文越来越重视对语文能力的考查。但是这并不是鼓励考生在作文时“离经叛道”。高考时考生面对类似的话题时,还是不宜冒险。
还有一些人认为,高考作文,考生所写的和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能相去甚远,考生为了获得高分而不得不戴着一副“面具”写作。那么应考时该不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邹老师说,考生的价值观和老师的价值观相冲突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可能会影响老师评分。虽然面对五花八门的“选择”,要求评卷老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分,但考生在行文时,还是应遵守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起码不要超出社会道德的底线。
邹老师特别提醒,为了避免损失,考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标新立意而令立意和公认的道德准则相悖甚至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