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
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的是,心灵是如何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当你们如果因为仇恨而相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的心里已经牢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如果你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恕对方。或许,因此你可以多一个可以谈心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美国前总统林肯幼年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因为顾客的钱被前一位顾客拿走,顾客与林肯发生争执。杂货店的老板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不满意,那么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在许多年后,林肯当上了总统。做了总统后的林肯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
学会宽恕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宽恕别人,可以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宽恕别人,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
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心灵一份纯静。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写法的话题作文。文章先由两段由头引出“心灵应选择宽恕”这样一个话题。第一段是比喻性的由头,饶有诗趣,耐人寻味。第二段是以触动读者心灵的典型事例作由头,令人触目惊心,难以平静。
接着,文章以三部分论证了“心灵应选择宽恕”的理由。作者没有脱离“心灵的选择”去论述宽恕的必要性、重要性等等,而是紧紧围绕着“选择”,反反复复地说出“选择宽恕”的好处,和“选择仇恨”的恶果。通过一次次的对比论证,让人接受“宽恕”的心灵选择,而抛弃“仇恨”的心态。
全文道理虽说得不算十分深刻,但亦情亦理,贴心顺耳,如涓涓细流,荡涤胸襟,净化心灵。(陈妙云 评)
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
公交车移动得非常的缓慢,星期一的早晨总是如此。我安安稳稳地坐在靠后门的位置上,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人“沙丁鱼”似的挤在一起,便看着窗外的景色。
“司机开车怎么这么慢啊!我赶时间!”坐在后面的人不时发出的抱怨让车厢变得越来越烦躁。“嫌慢,干吗不搭计程车呢?”我心想,上班高峰期都是如此,怪不得司机好不容易才挤上车,车上的人眼看司机要靠站了,便又开始抱怨车上人太多,希望司机不要再开车门了。人啊,总是这样,等车的人巴不得车不要走,挤上一个是一个;车上的人巴不得车子不要停,一直开到目的地。
公交车极不情愿地靠站了,下车的人不少,“沙丁鱼”们不用那么局促不安了。这时,我看到一位老婆婆从远处赶来,车马上就要开了,老婆婆从后门上了车。这是不对的,我心想。司机马上大声地喊:“下车去!不能从后门上车!”那位老婆婆,花白了齐耳的短发,衣着朴素,手里拿着乘车优惠的老人证。她听了司机的话,便怏怏地下车去,急急忙忙地向前门走去。司机似乎突然想起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做,就在老婆婆下车的瞬间把前后门都关上,一溜烟地把车开走了。我看到那位老婆婆手里举着老人证,茫然地站在她刚刚下车的地方,望着汽车开走。我的心像刚是被什么东西抽打了一下。
窗外的风景看不下去了。
灵魂深处出现了两个人的声音。一个我说:“这是司机的错,你应该去抄下他的员工号,投诉他!”另一个说:“可是,你每天都搭这部车,如果司机报复,是很容易的呀!况且,那位老人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太多管闲事了吧?”可是一个我又说:“这虽然只是小事,但是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错,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错,以后他就会一直这样下去的。”对啊!就是因为没有人肯出来指出错误,社会上才依然存在各种不良现象。
我下了决心,要在下车前抄下司机的员工号。可是,真的要如此吗?一向给人印象乖巧的我真的要那么凶吗?另一个声音又在说话了。不行,如果不这样,我会一整天都后悔的。
终于,在下车之前,我从后门走到了前门,抄下了司机的员工号,指出了他的错误,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多说什么。
也许,在别人心中,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而且这件事也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但我却一直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触动一些人的心灵吧。我相信,总有一天,社会可以被感染而变得更美好。
点评:
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但所叙之事着实触动了“我”的心灵,并且经历了几番内心的冲突后,“我”终于作出了骄傲的选择。因此,这是一篇切合题意的文章。
这篇文章优秀之处,是具体地写出了“心灵选择”的过程,并且把这个内心过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整个选择的过程,作者的灵魂深处经历了三次矛盾冲突。第一次是想投诉与怕报复的冲突。这一情节写得很详细,通过对立的两个“我”的独白,写出了正义的“我”如何战胜懦弱的“我”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能战胜的思想转变过程。第二次是行动与犹豫的冲突。虽然叙事没有铺陈,但写出了选择之难。第三次是行动与结果的冲突。这一次冲突颇耐人寻味,写出了选择之难,原来并不全是来自报复的威胁,而是来自内心的恐惧。以上三个矛盾冲突,形成了三个精彩的情节,使平凡的小事叙述得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这篇文章提供了如何围绕话题叙好一事的成功范例,值得欣赏借鉴。(陈妙云 评)
月若有情月长吟
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脚下迈开了步子。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剐了我一刀: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我打了个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我猛转身,我不能选择与道义相悖的行为。
我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家的门。我不理会他的语言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想我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了做人的道德。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呆多一刻。
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气。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嗅到了一阵药味。我疑惑地询问我的母亲。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把我的儿子送回家。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教育。在金钱与医德面前,我们应该选择医德。”
我的眼睛有点湿,我推开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多明智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友爱。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长吟!
点评:
这是一篇编故事写法的应试文。这位考生,编写了一个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故事,切合题意。故事以“我”为母亲治病筹钱作线索展开,通过“我”选择送迷路小孩回家,感化了王医生选择为“我”妈治病的事,表现了“友爱比金钱更可贵”的主题。故事内容丰富,较好地反映了社会风貌。
在这800字的短小篇幅里,作者紧扣“心灵的选择”编了三个回合的故事。第一回合:“我”的选择。正当夜已深,“我”正为母亲治病筹钱而奔走,心灵如焚之际,遇到了迷路小孩求助。而求助之人,正是因“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的王医生之子。助还是不助?心灵面临着选择。经过内心深处的一番矛盾冲突之后,“我”选择了助。第二回合:“我”内心的较量。究竟如何评价社会人心?当下是助人者多还是少?“我”能为母亲筹到治病的钱还是不能?经过内心的较量,“我”选择了“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而“我”母亲的病也确实得到了治疗。第三回合:王医生的选择。王医生原来选“金钱”而舍“医德”,后来受教育,自动舍“金钱”而“治病救人”。王医生选择的变化,深化了主题。故事的三个回合,都落笔在“心灵的选择”上展开,不枝不蔓,中心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谨。
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故事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为“心急如焚”作反衬。中间写月景,为“我坚信人间真情在”的美好心灵作映衬。卒章写月景,为深化主题,为抒发情怀大放异彩。回头再三味文章的标题,不更令人觉得意境深远吗?(陈妙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