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职教设备: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29

  左运超是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公司的业务经理。与许多同行一样,他带着自己的产品赶赴长春参加7月底开始的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装备展示会。让他多少有些遗憾的是,自己“蛮”欣赏的一种产品没有带到长春。

  这种产品叫“透明教学实验电梯”。结构与真电梯一模一样,身高3.2米,只是大小有差别,是专为电梯制造维修专业设计的。

  体积大是不方便携带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更简单:“这台设备便宜的要5万多元,贵的8万多元。全国相当一部分大中专学校都开设电梯课。我们从2000年开始生产,两三天可以生产一台。迄今为止,只卖出30来台。”左运超说。

  便宜一些的设备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左运超所在的公司还生产一种变频调速实验装置,一套只要1万多元。可按照教学要求,是两人一套。一个班60来人,这笔账算下来,少说得四五十万的投入。有几个职教院校投入得起?

  职业教育是花钱的教育。与普通教育不一样,它更注重实践,把生产搬到学校,教学仪器的重要性更是一般院校不能比拟的。“职业教育不能写在纸上,它必须建立现实的模拟平台。很难想像如果没有设备的支撑,还谈什么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位在教育系统长期从事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说。

  一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介绍,职教的仪器既要求基本仿真,又要适用于教学,比如汽车模型,要切成两半,一半便于学生观察内部结构,一半还要正常运转。这种模型经过特殊加工,可能比市场上的实物还贵。再加上行业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其专业更新速度要快于一般学校,仪器的更新率也比较频繁。

  教育部公布这样一组数据: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2000年的8.4%。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经费从1997年的32亿元下降到2000年的17亿元。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从3.83亿元减少到0.83亿元。由于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设施不足,设备陈旧,明显落后于生产服务业实际。全国职业高中实验室达标率只有53%。

  教学仪器的落后直接影响教学成果、方法和水平的高低。张则钢副教授供职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有在德国工作的经验,他对两国的职业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10年前,他从德国回来时,带回一个便携的模拟电子模块实验箱。里面的电子模块可以随意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随意组合。

  这次展会上,有一些高职院校购买这种实验箱,但对多数学校而言,还是固定的实验仪器。让张教授感慨的是,他刚从德国回来,德国已经把这种实验装置改成了立体的,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的实验仪器,基本都是固定在一起,不能移动。老师说这项成果是对的,学生只能验证对错,不能妄加改动。这只是重复性、验证性的实验,职教与它最大的差别在于开创性和先进性。”张教授说。

  张教授供职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可能是国内设备最充足的高职。有着中德两国政府合作的背景,单是设备一项的投入就达5700万马克,按照20世纪80年代末的换算比率,接近两亿人民币。在其他学校看起来贵重的机器,比如100多万元的设备,中德的学生可以随便使用。开始,张教授也不能理解德国人的严格要求,比如,一个电工考试要花去1万元,所有的材料都是全新的。德方的理由很简单:技术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考试过程中出差错,是学生技术不过关,还是材料磨损带来的后果?“德国人给我带来这样一种理念:工业生产不能拿产品来练,而是要生产出合格产品。”“我们不比外国人笨。差就差在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上,只有教具、教法、教材、教师和教学理念达到五统一,才能真正办好职教。”张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