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数学奥校又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1-17

  11月3日晚上8时多,李晓丹的妈妈刚刚把她接回家,爷爷奶奶一拥而上,帮忙接书包的,倒水的,端饭的,忙开了。今年10岁的晓丹是个五年级学生,这是她刚从数学奥林匹克学校下课。据了解,像晓丹这样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外上数学奥校的小学生为数不少。

  上奥校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在小学生“迎春杯”数学竞赛中得个好成绩,而得了市里一二三等奖的可以直接上重点中学。为能挤上“迎春杯”这趟快车,学生们全力拼搏,家长们八仙过海。北京一所重点小学六年级有6个班,每班50个同学,参加奥校学习的每班平均有十五六个人。某班一同学,为能升入本区一所好中学,业余时间上4个数学奥校班,每天放学上两小时本校选拔的奥校集训队,星期六上午上区奥校,下午上北京市奥校,星期日再到邻区奥校学习。这个11岁的男孩,没有玩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数学,上奥校了。有些奥校学生的家长组织起来,每人每月拿出200元,再聘请与奥校有关的资深教师为孩子上小课。闫芳的爷爷是退休的高级数学教师,为了孙女能在奥校保住名次,闫老师每天多了一项工作:为孙女“念书”。闫老师先把奥校教材上的例题、习题统统弄懂,每天给孙女出10道练习题,还负责把孙女在奥校没学会的、没听懂的,教懂教会。姜女士说,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已经开始上奥校了,奥校数学自己也不会,要想坚持到六年级,只有给孩子请家教了。记者问一位家长,参加数学奥校对孩子平时学习是否有帮助。她坦率地说,从长期看,也许对开阔思路有些帮助,但目前看还没有明显变化,课堂上学的东西还没学好呢。

  同时,北京市自从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后,重点中学争夺优秀生源也很激烈,一些较好的中学提出只要小学能够入围“迎春杯”比赛,就有资格入该校学习。有些重点中学对获奖学生承诺,到该学校学习不收学费、免收书本费甚至提供免费午餐。

  奥校是淘汰制,A、B、C、D班一级一级往下降,实际上,不在A班学习的孩子很难有机会参加“迎春杯”数学竞赛,在D班学习的学生只有交费是最实在的,理论上B、C、D班的同学有突出表现,通过考试达到A班分数线可以晋升到A班,实际上不论时间安排、师资配备A班都是“小灶”,要想升班很难。

  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她说,北京奥校这两年再度升温与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有直接关系。过去有升学考试,学生的成绩如何,还有个客观标准,重点校也是靠升学率巩固自己的地位,现在电脑派位,优秀生的家长觉得孩子被派到三类校委屈,无奈让孩子死啃数学,企望获奖进重点。有些学校抓住家长为孩子教育投资舍得花钱的心理,大办奥校、奥班。据知情人分析,办奥校可以“一举三得”,一可以发现确有数学特长的学生,二可以赢利,三可以保持住学校的声誉——如果学生在竞赛中获奖,学校就会有好生源。

  北京一中王晋堂校长在谈到目前奥校热时说,参加“迎春杯”获奖的,毕竟是极少数学生,如果把这项活动无限扩大,是不可取的。针对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多学点总有好处的认识,王校长说,多学是要付出代价的,超负荷运转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利,甚至影响身体发育。改革开放20年,教育部有据可查的关于学生减负的文件就有22件,但学生负担就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就是瓶颈太小,能上大学的人太少。高校扩招,会从根本上改变小学阶段就竞争白热化的局面。据有关报道,北京部分高校在争取明年春季招生,这会使今年的落榜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使普高升入大学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机会多了,出口大了,相信奥校怪圈会被扩招这剂猛药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