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不要忽视幼儿的“自我实现”的欲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幼儿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只不过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不像成人那样强烈和明显罢了。“自我实现”对子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教育和引导孩子。

   首先,要运用孩子“自我实现”的欲望强化孩子对理想的追求。“自我实现”表现为个人潜能的实现。它反映出人的努力的一种程度。一般来说,幼儿从3岁开始已产生了一种求长进的动机。如孩子“为什么”问得多了,他们希望自己能了解更多的东西,有更大的本领;在幼儿园里得到的小红花一天比一天多,也希望老师、爸爸妈妈赠给自己更多的表现机会。这一切都说明孩子在3岁以后会时刻表现出一种对“长进”的追求。在不断的追求之下,他们会逐渐地产生初步的理想。尽管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人格形象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进行描绘的,但这种描绘当然还是以孩子“自我实现”的欲望为基础的。所以,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促进幼儿“自我实现”欲望的产生和发展,以便孩子为自己描绘更为美好的“远大”蓝图,为日后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运用孩子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促进他们自我独立性的发展。“自我实现”欲望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追求“独立”。孩子到了3岁以后依赖心理明显减弱,有了自己独立活动的愿望和初步能力,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知识和经验,会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大人”了,所以,自我独立的欲望便快速发展起来。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孩子的“第一反抗期”正是对孩子要求自我独立的一种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概括。由于“自我实现”是幼儿心理活动中的一种隐形的内在动力,它对于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无分发挥幼儿“自我实现”欲望的推动力量。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孩子独立地去进行评价、独立地去从事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当然,对子幼儿来说,“自我实现”注往还只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还没有把“自我实现”作为一种目标云实施并体现在行动之中。但孩子自我独立性的发展却离不开这一心理力量。所以,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上,有效地利用孩子的“自我实现”的心理欲望始终是教师和家长需要重视的。

    再次,要运用孩子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个人主动地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自我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主观能动性如,其产生的基础在于自我评价的能力。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低下,一般不会进行自我教育。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幼儿有“自我实现”欲望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教育”,如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控制等等。利用孩子“自我实现”欲望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很多,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在认知方面,利用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引导他们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主动地求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在情感方面,利用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关心人、同情人,做一个品质好、受人称赞的好孩子;在意志方面,利用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引导他们进行自我需要、自我行为控制,使他们能够逐渐做到按照自己或老师、父母等设计的目标、计划去行动,同时,能在“自我实现”欲望的推动下,提高自信心,增强经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