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yte在一份相关的文件中称:我公司于1997年1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传播IT业新闻及相关专题文章为主业的ChinaByte网站。自上网以来,我们就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网上侵权活动。被告建立并经营的“国中网”网站(www.China.com)电脑科技频道的IT新闻栏目未经我方许可,以“ChinaByte综合消息”为引语擅自全篇转发了我ChinaByte网站发表的多篇专题文章。
文中还列举了国中网剽窃ChinaByte网站“游戏天堂”的图标和同名专栏文章的事实,称仅自1999年7月至起诉之日,国中网的侵权行为涉及ChinaByte网站的作品达60余篇。
因网络侵权被送上法庭,对于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国中网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虽说ChinaByte说的有60多篇作品被侵权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只要网站违反法律,就一定会有受到追究的一天。有些人,靠着无偿获得上万作者的劳动去融资,去上市,取得了天文数字的资产,但是作者的利益和权力也不应该被忽视,这是天经地义的。
网络官司是1999年最热门的新闻炒作素材之一。网络侵权的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一些以转摘新闻为主的网站,在根本没有获得作者授权的情况下,每天摘发大量新闻。记者从一份资料里看到,有一个网站居然对外宣称,自己每天有5000条新闻更新。如果按每条新闻平均100元稿酬计算,那么这个网站每天侵权内容的价值就达50万元,一年就将近两个亿。有多少钱也早就赔光了。
一位业界人士分析说,这些网站之所以没有遇到严厉的版权诉讼,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记者不愿意出来向网站索要稿费,不愿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种问题,希望网上秩序能慢慢变好。其二,许多记者还没有把网络看作一个正规的信息平台,没有明白网站非授权转载文章也是一种侵犯作者利益的违法行为,更没有想到要依法获取赔偿。所以目前几乎所有像这样的网站都有专门的新闻内容,但是几乎没有网站为转载这些文章给作者付费。这中间潜在着巨额诉讼的可能,只要网站的这种随意抄袭的风气得不到抑制,早晚会引起一些作者或是机构的愤怒。ChinaByte就是忍不住火气的一个。
早在这次诉国中网之前,ChinaByte就在积极要求其他网站付费转载。近1年网站的官司打了不少,但是真正敢因为内容转载而打官司的ChinaByte是第一家。打这种官司意味着网站要对自己刊登的文章具有完整著作权。在这个问题上分歧是很大的,因为网站就算付给作者稿费,也不能获得作者的著作权。没有著作权就没有办法转卖,也就不能以法人的形式要求赔偿。
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一个网站如果要起诉其他网站,就必须保证自己网站上的所有内容都是合法获得的,否则就会很被动,这对许多网站来讲是致命的。因为目前大大小小的网站,完全没有侵权行为的,就少而又少。ChinaByte起诉国中网,必须保证自己网站的“纯洁”,这对一个没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是很不容易的。每一篇文章都付费,这个代价是巨大的。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个网站即使被判侵权,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很大,导致一些网站敢于肆无忌惮地“拷贝”别人的新闻。
ChinaByte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几次强调“公司不愿意卷入一场炒作,希望能够和解”。他说,ChinaByte希望通过这场诉讼来看看网络世界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规矩。
凡是经常上网的人,都会写一些文章。当然一些有名气人的文章就会有许多网站转载。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种转载是一种光荣,是网络对自身价值的一种承认。但是当一些网站开始肆意转载,甚至删除作者的名字的时候,那种光荣感就变成了一种屈辱。
有一些网站在每天侵犯上千个文章作者著作权的同时,也没忘记在自己的网页上注明“网站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可见这些网站对网络版权并不是不赞成,只是一种“我抄你的我不怕,你抄我的就不行”的赤裸裸的强盗行径。一个网友在和记者交流的时候说,他对网站的看法是:“我爱你,但是不愿意委屈我自己。”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态。上网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的网站能够给许多人带来帮助和好处,但是网站也不能肆意侵犯作者的著作权。“我们不是说网站一点都不能摘我们的文章,但应该尊重我们。摘文章的时候,应该留一个文章所在网站的链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对那些以“掠夺”别人的劳动为生的网站来说,ChinaByte告国中网一案是又一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