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分别对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书包的重量,以及课本的数量做了一个量化的调查。调查后记者发现,目前,学生书包的平均重量基本在9斤左右,如果将课本都摞起来,已经到达了孩子们的膝盖。一位叫莉莉的小女孩,体重只有42斤,每天上下学都要背上9斤左右的书包上学……”(北京青年报6月1日)。
    在孩子们欢度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读到这样的新闻让我们心情沉重。其实,此前就发生过学生拉着拉杆箱上学的新闻,还有的父母不得不坚持每天接孩子,“其实,我们根本是在接书包”。在一些学校门口看到,很多家长见到放学的孩子,第一个动作就是把书包接过来。当然,书包重只是学生负担重的一个表面现象,真正让学生感到不堪重负的还是学业。沉重的书包不仅压弯了学生的躯体,而且扭曲了教育。
    有专家用“跷跷板效应”来形容学生的减负:一边是高举减负大旗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一边是千方百计弥补减负带来的“损失”,人们在两者间苦苦谋求平衡,减负后的中小学生大都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为什么我们喊了那么多年的“减轻学生负担”,学生负担却象跷跷板一样,这边减了那边加,甚至学业越减越重,使得学生减负名存实无?
    给学生减负,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却各有一本“难念的经”。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以分数论胜负,评价老师的成绩也重点都在分数上,老师的压力最终只能是压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来说,也时时面临升学竞争的压力,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也给学生加了不小压力,而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则使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目标期望值越来越高。正是在接近残酷的多重压力下,不少学生不得不“心甘情愿”地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学生身上的书包怎能真正轻下来呢?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门责无旁贷。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学生缺乏科学的考评,是产生学生减负的“跷跷板效应”的原因之一。此外,社会、家庭、学校个方面都有责任。如果社会对人才、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不变,减负之路依旧会前途曲折,因为教育的目标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
    因此,减负的话题绝对不单单是一个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教育,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和如何做人、。假如我们能真正地用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把教育变成枷锁套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也不会为了仅仅追求学习成绩、追求升学率而不惜牺牲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缓慢的,但是又是最重要的。只有当人们卸下头脑中的“沉重的书包”,才能真正卸下孩子门背上的沉重的书包,才能让他们快乐而健康的成长。
    我们不敢盲目乐观,但是我们充满了渴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