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寄宿出现低龄化现象 亲子沟通更重要

作者(来源):K12新闻    发布时间:2005-05-26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就读寄宿学校,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们加入到寄宿大军中。每周只在家两天的这些孩子更加渴望和父母的情感交流,但是一些家长却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忽视了此点,造成亲子沟通不畅,出现了两代人的隔阂。 本周五,武汉六中分校的几名寄宿学生和其家长就这些问题敞开心扉进行了交流。

    学生寄宿出现低龄化现象

    学生:在校住读,有时很想家

    李洪洋(初一男生):我从小学就开始在学校寄宿,刚开始很想家,不过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我还觉得在学校寄宿可以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林青(初一女生):我也是从小就开始在校住读,虽然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但是也有一些苦恼。比如说我觉得自己不会与同学和室友相处、与父母有点疏远了。

    李泽吟(初一男生):我在三岁半就开始寄宿,读全托性质的幼儿园。我觉得寄宿生活可以让自己变得能干,所以,我尽量自己去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这样感觉很有成就感。

    李淑新(初一女生):我是从初一开始寄宿的,刚开始在生活上很不习惯,自己不仅要忙学习,还出现了生活上以及和室友如何交往等一些问题,当时,我很为这些困惑,也哭过。不过现在好多了,很多事情能独立处理了。

    家长:工作忙,只好让孩子寄宿

    李洪洋的妈妈:我们工作很忙,想着孩子就读寄宿制学校可以培养他独立、自理的能力,也可以让我们少操心,于是在孩子小学期间就把他送入寄宿制学校。

    林青的爸爸:我的工作很忙,平时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更不谈对她的学业进行指导,所以就把林青送进了寄宿学校。

    李泽吟的爸爸:我们在孩子三岁半的时候就送他到全托幼儿园,倒并不是工作很忙的原因,主要是想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现在的独生子女有挑食、孤僻、霸道等毛病,我想以此改变这些问题。

    学生寄宿导致亲子沟通不畅

    据一项对寄宿制与全日制幼儿家庭亲子教育优劣调研分析,77%的寄宿制幼儿每周和父母交流时间仅为1至2个小时,而超过83%的全日制幼儿可有多达5小时以上的亲昵交流时间。那么,在短暂的交流时间里,家长对这些每周只回家两天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李洪洋:我不喜欢一回到家,父母就问我的学习情况,毕竟一个星期没见面了。

    江山(初一男生):我和妈妈的关系很好,我心里有什么话一般都会主动对她说。这缘于妈妈经常陪我一起玩。一般周末回家,我会和妈妈一起玩网络游戏,我觉得,妈妈和我有共同语言,所以,有了问题我乐于和她说,特别是在生活和为人处事上,我经常向她求助。虽然,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家长的职责,但是我不希望家长在仅有的交流时间里,总是谈论有关学习问题。

    李淑新:我认为爸妈的思想比较保守,有时候和他们讲一些流行的东西,他们不理解,还认为是在浪费学习时间,所以我并不是把全部想法都告诉他们。因为我在家的时间少,他们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多,在学习上我更希望和同学交流,不喜欢家长过多地问。

    为亲子沟通支招:找共同话题

    李洪洋的爸爸: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那么,他会主动与家长交谈,无论是成绩提高还是下滑。因为一周有5天不在一起,所以家长一定要好好利用周末与孩子交流。

    江山的妈妈:以前,我并不玩网络游戏。但是一年前,当儿子开始玩时,我也就开始学习如何玩了。当时想法有两点,一是只有自己会才能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二是参与到孩子喜欢的活动中,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现在看起来,效果不错。

    李泽吟的爸爸:我喜欢足球,儿子喜欢篮球。于是,我买资料了解篮球比赛的知识等,让自己主动去适应儿子的世界,找共同话题,这样,孩子会主动与家长交流。并且,即使我工作再忙,周末时间也要空出来陪陪孩子。

    教师点评:

    陈可(初一<1>班班主任):家长在把孩子送入寄宿制学校时,要了解它的利弊。集体生活对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确实有好处。但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离开父母之后,缺少了经常进行心理交流和心理倾诉的对象、场所,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矛盾。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变化,特别是在情绪上的,而这种情绪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和调整,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可能就会影响其行为。

    所以,寄宿制的学生家长更要关爱孩子,不要以工作忙为推托,更不要走进孩子寄宿,教育就该由学校负责的误区,毕竟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积极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接纳孩子的意见,尝试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他们,与孩子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促进亲子沟通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