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4.我躺在波浪上

作者(来源):罗珏    发布时间:2005-10-2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死海含盐量高的特点,作者游览时舒服、愉快的心情。

2.懂得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的写作特点。

3.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果然、不料、真”等词语。

4.引导学生收集课外学习资料,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课前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或网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并在班里交流。

2、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

3、小练笔:我当小导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   4  我躺在波浪上

2.师: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死海位于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水域,因湖水中盐分极高,生物无法在里面生存而得名。学生看地图。

我们还明白了——

出示填空:文中2~4节描写了死海的特点,第56节详细地写了“我”第一次躺在波浪上的感受。第7节概括地写了“我”第二次躺在波浪上。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师:让我们重新扫读课文2-4节,思考一下死海是一个怎样的湖?

2.出示填空:

(1)    远望死海,海面细波如鳞,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其它海鸟,显得很沉默

A交流填空

B概括远望死海,死海海面的特点

  板书:远望死海   沉默

C理解“沉默”

D齐读第二节(读出美感)

(2)    近看死海,海水泛出一种奇异的光晕,海底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

A交流填空

B概括近看死海,海面的特点

板书:近看死海  泛出奇异光晕

C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死海会泛出光晕的原因。

D齐读第三节

(3)    因为死海含盐量高,所以任何生物都不可能生存,也正因为水中的含盐量高,死海才能创造一种奇迹:人躺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A交流填空

B死海与其他海的主要区别在哪儿?课外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请学生交流:

区别一:

区别二:

 

板书:            得名由来

主人介绍                 含盐量高

            人不下沉

C死海不死的原理和我们哪个实验原理相同?(鸡蛋浮起来了)

三、师:躺在波浪上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也去领略一番。

1、出示:小组读课文

要求:用曲线摘录描写“我”躺在海面舒服自在的句子。

读读练练:1、文中不用“果然”可以吗?用了有什么好处?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

2、齐读“我躺到……睡一觉呢!” 板书:躺在波浪上   舒服自在

(1)    理解“果然”

(2)    明白破折号的作用

3、          指名读“那温润……一片树叶”

(3)    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    这样比喻说明了什么?

4、引读“细浪……上睡一觉呢!”

理解“床”到底是指什么?

5、引读第六节

a)        作者怎么会翻入水中的?

b)        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没料到呢?

四、作者总算领教了死海的厉害,可他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四段

1、思考:同样是下水,为什么第四段却写的简略了呢?

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点题作用。

四.总结课文

1.讲一讲:我当小导游

2.媒体出示有关死海的知识

3.总结:环保人士在呼吁,喜欢死海的地球人,应该从现在努力,群策群力,不要让死海继续“哭泣”,要让它能够继续“活”下去!

五、课外延伸作业:

     死海在呼喊着人们救救它,作为环境的爱护者,你有没有拯救死海的办法或者是建议呢?

 

板书:                         4  我躺在波浪上

 

                   不同角度                      死海特点

 

                   远看死海                             沉默

 

                   近看死海                        泛着奇异的光晕

 

                                                得名由来

                   主人介绍                                含盐量高

人不下沉

 

                  躺在波浪上                           舒服自在

 

 

教后感:

谈语文教材中的环境意识

在环境的三大范畴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环境的污染总是由内在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世人瞩目的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改变人们旧有的环境价值观。这一命题是环境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环境教育是科技和知识的教育,也是人文素质的教育,环境意识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注重环境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多角度渗透环境意识,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态度、技能方面精心设计,不仅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理念,也对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教学《我躺在波浪上》时,我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或网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并在班里交流。”这种练习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可谓“一石三鸟”。另外,在课后的小资料中,也有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又耐人寻味的环境教育内容。课堂上,我布置了课外延伸作业:死海在呼喊着人们救救它,作为环境的爱护者,你有没有拯救死海的办法或者是建议呢?                                                                 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接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养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过程。 与阅读课文密切配合,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外,围绕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展视野,发展智力,蕴蓄情感,逐渐增强环境意识并动手动脑,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渗透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从环境教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决定了环境教育是以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形式展开的。因此,在正规课程中,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语文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成功的学科渗透是实现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双赢”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