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二 |
人数 |
33 |
课的类型 |
基础 |
教材 |
短绳 |
执教 |
王晓华 | ||||||
教学 目标 |
1.初步学会各种花样跳短绳的方法。 2. 初步学会跳短绳接力赛的方法与规则。 3.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
教 学 过 程 | |||||||||||||||
课的 部分 |
课的 内容 |
教与学 |
教学 要求 |
练习 队形 |
次数 |
时间 | |||||||||
一 |
课堂 常规 |
干部整队 师生问好 宣布内容 |
队伍 整齐 |
******** ******** ******** ******** * T |
1 |
2 | |||||||||
二 |
自编热身操 |
一.操节: 1.扩胸运动 2.伸展运动 3.弓步压腿 4.扑步压腿 5.整理运动 二:师生活动 教师带操,学生认真练习 |
充分 热身 进入 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1 |
3 | |||||||||
三 |
跳短绳: 我参与, 我快乐。 |
一:练习项目 (1)单人双脚并脚跳短绳 (2)单人向后跳短绳 (3)两人合作跳短绳 二: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跳短绳尝试练习。 2. 学生探索跳短绳的各种新方法。 3.学生交流、讨论各种方法的不同特点。 4.学生进行跳短绳的练习。 5.跳得较好的学生表演 三: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进行尝试跳短绳的练习。 2.导讨论、交流基本动作要领。 3.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跳法。 4.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5.请跳的较好的学生表演。 6.小结讲评。 四:注意事项—教师强调,服从指挥注意安全 |
活泼 愉快 安全 |
上课队形: 散点 |
多 次 |
16 | |||||||||
四 |
综合 练习: 跳短绳接力 |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启发提示并组织练习。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练习。 4. 教师作出评议,给予表扬或鼓励。 |
积极 投入 开心 愉快 |
|
尽时 |
12 | |||||||||
五 |
放松,小结 |
1. 教师整队。 2. 教师总结,并对全班进行激励表扬。 3. 宣布下课 |
认真 放松 |
******** ******** ******** ******** T |
1 |
2 | |||||||||
预计 |
预计密度 |
预计 运动量 | |||||||||||||
整课 |
基本 | ||||||||||||||
50% |
40% |
120次/分左右 1.2-1.3左右 | |||||||||||||
课后 小结 |
|
课 后 反 思
在“二期”课改后,体育教学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教师要在课堂实践中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学生的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等特点。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课开始时,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基本跳绳练习,在学生的自主练习中观察和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他们好玩的特点,在练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集体跳和相互之间比赛的形式,充实原本单一的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跳绳方法后,教师又提出“大家双脚向前跳短绳都会了,那么向后跳可不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练习中,我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一个新的项目一开始学生往往都很感兴趣,但是随着几次失败的练习后个别学生会有灰心,和失去信心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将几个跳的好的同学挑选出来进行比赛,同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在两个单独完成的跳绳练习后,我还选取了一个两个一起完成的跳短绳练习,不但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短绳的多样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跳短绳的基本方法,而且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创新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练习“跳短绳接力”是以跳跃、奔跑为主的练习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通过综合练习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灵敏性、协调性、奔跑、跳跃的能力,更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和集体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也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教学器材上,本课围绕一根短绳开展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学器材的作用,提高了器材的利用率,渗透和培养了学生利用体育器材进行创新性练习的能力。
总之,本教案的设计,改变了传统跳绳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和低年级体育“手把手”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和创造性的练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