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校园也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基石和摇篮,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和谐的小学校园尤其重要。
美国教育家桃乐丝.诺帝说过:……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他人;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怀世界;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和平待人。所以说,环境造就人生。我们给予孩子怎样的环境,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只有和谐、稳定、公平的校园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和谐发展的人。今天,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需担负的新任务了,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一个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一、布局合理,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条件。学校里校园的布局规划、教育教学的配套设施、环境的绿化美化等各项硬件的齐备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和有效开展。因此,完备和谐的校园环境是育人的根本条件。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卫生整洁的饭堂,设备齐全的运动场,还有先进的教学平台,配置合理的各种场室等一系列的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只有在优美和谐的环境里,孩子们才能放飞心灵,尽情畅游知识的海洋;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才能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二、不断创新,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营造优良校风的必要条件。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自然就多姿多彩,充满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风气。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努力发展和创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孩子们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如除了开设艺术课、红领巾广播等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增设了科技节、体育节等,这样大大地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小舞台,让他们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团结一致,创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一个学校要建立和谐校园,还需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这其中包括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一所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谐了,这个集体的生命力才会强盛,凝聚力才会变得强大,才会发展得更快。
总之,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创建和谐校园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团结一致,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