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读《教师民族精神读本》有感

作者(来源):夏彩芳    发布时间:2008-08-28

教师民族精神读本》的出版,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民族精神教育的依据,使教师 地推进教育改革,更有效地进行学生人格的培养。我是一名教师,就细读了这部《教师民族精神读本》。《读本》从社会和谐、国家意识、民族品格、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与时俱进这六个方面。全面地展示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民族的精神风貌,从而激励我们的教师为推进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脊梁,应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这本书选入了一些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人诗文,此外较多的是选入了“五四”以来政治家、思想家、作家的相关作品。此外,还从世界视角来审视中国文化,选入了少量外国人论述中国文化的稿子。细看《读本》,有的内容是非常熟悉的,有的内容已经淡忘了,有的内容竟是全然不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那样深厚,而我所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

自古以来,人们一向认为教师良心。良心就是精神。精神是抽象的、至高的、神圣的,你看不见,摸不着,情有信,无为无形但精神确实就在生活中,是教师不可缺失的最本质的东西。一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教师,往往把个职业当作生存的饭碗,自然就容易被物所惑所役。遮住了自然本心,整天被物折磨缠绕,而忘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良心。的追求与精神境界被金钱物质铁链锁住了心灵。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教师必须自觉地守住良心这个道德的底线,保持心态宁静平和,校园这方净土才不会被玷污。坦坦荡荡,为人师表,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精神铸造精神,用人格塑造人格。

一个教师能不能成为好教师、名教师,关键是有没有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学生发展为本;又有提出教育要求: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那么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随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尊重、理解、支持、赏识学生,而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学生,达到“身教甚于言传”的教育效果。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如入到体育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自己首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学校。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能使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