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一个人的书写能力体现了它的学识和涵养,是性格和气质的流露,是人格和人性的表现,是人生妙境的营造和享受。传统的书法理论在重视字内功的锤炼的同时,尤其强调字外功的储备和修为,二者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书法的理想状态。刘熙载曾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其人,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面孔,一手好字,时时受益,终身受益。书法教育是帮助青年学生掌握书写基本技能、获取书法基本知识的手段,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育人的性质上,它有其他学科少有的“多功能性”。它并不是通过单纯的偏执的写字教学就能实现,它必然将人类创造的文字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一炉共冶。从这一点上说,书法教育堪称一定程度上的完全教育。加强了书法教育,就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交叉式地给青年学生以知识传授、艺术熏陶,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这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和书法艺术并非水火不相容,电脑打字和手工书写并非冰炭难共生。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书法教学应该加强,不能削弱。电脑打字和手工书写,用的都是手指,但从实际结果和功效看,大多场合的电脑打字不可能跟手工书写同日而语。打印出来的文字千人一面,一字万同,毫无表情的抽象符号的重复堆积,全无生气,沉闷难耐,这与传情达意、绚丽多姿的手工书写有很大差距。撇开效果的差别不说,就过程而言,手工书写具有电脑打字相形见绌的优越性。打字的过程是一种简单的、近乎机械的活动,尽管也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但它无法与复杂细腻、具备艺术潜质的手工书写相提并论。 因此,书法教育是丰富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传统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