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我国孩子总体身高为什么低于日本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2-18

  中国的青少年为什么会比日本青少年长得矮?青少年体质对国民素质、劳动生产力及国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今天,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邀请医学、营养和心理专家就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专家们认为,虽然我国农村及贫困地区儿童发育水平明显滞后于城市,但城乡7~18岁男女平均身高有明显增长。经济的发展、负担的减轻和营养知识的普及是保证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有关资料显示,在1985~1995年间,我国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2.9cm和2.3cm。而乡村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3.63cm和3.10cm,幅度比城市人更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的影响。日本因经济腾飞的时间比我国早,导致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的出现比我国早20多年。有专家认为,我国青少年具有身高增长的良好遗传潜力,随着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的逐渐发达,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可能在二三十年内赶上日本。

  专家们指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水平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敏感指标。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中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和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外,还与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如果父母有一定的文化和相应的营养知识,在有限的条件内农村孩子照样可以营养平衡健康成长。城市学生由于膳食营养素摄入不平衡,不仅钙、铁等营养缺乏性疾病普遍存在,而且与肥胖、超重相关的疾病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睡眠、饮食,并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学习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大中学生的心理疾患增多。

  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中耐力素质下降、营养结构不良、学生常见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专家建议,要在城乡大力普及营养知识,将营养改善纳入扶贫和西部开发计划,教育农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增加食物供给;在城市地区推广学生营养餐,为学生提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安全的平衡膳食;正确引导青少年用科学的方法促进身高增长,尤其不能随便用药物促长高,尤其不要滥用激素;采取措施治疗和管理学生的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