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10日,原国家教委公开发表了《关于全国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学生作业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文件中还规定:“要教育学生,并与学生家长配合,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初中生9小时以上的睡眠,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
本次调查通过少年儿童每天写作业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等三项客观指标来了解少年儿童的学习时间和学业负担。
调查显示:小学1年级—3年级中的67.2%城市少年儿童和45.6%的农村少年儿童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按30分钟计算)。其中有21.6%的城市学生每天写作业时间在61分钟—120分钟;写作业时间在120分钟—181分钟以上的城市学生占8.4%、农村学生占5.5%。小学四年级—六年级中的36.8%城市少年儿童和26.3%的农村少年儿童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按60分钟计算)。20.6%的城市初中生和20.1%的农村初中生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国家规定时间为1.5小时)。
该书同时披露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具有的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五大优势为: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乐于参加少先队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了综合素质。四大问题为:半数左右的少年儿童的学习超时,睡眠不足;少年儿童的闲暇时间过少;部分城市少年儿童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在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中少年儿童还没有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根据少年儿童发展的特点,课题组研究人员建议: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学会全面地评价自我,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个人的权益;在家庭和学校中给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和锻炼机会;应减轻少年儿童的学习负担,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尊重少年儿童学习过程的独特性,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