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袁成琛在研讨会上介绍说:“第一项重点工程是构筑一个天地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国家支持以CERNET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一个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这是我们的硬件平台。”
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是在1995年建成的,它实行三级网络结构,顶层是国家网络中心,下设8个地区网络中心。国家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其它8个网络中心分设在按地域划分的8所高校中。通过这8大区的网络中心,下边延伸到各省会城市。21世纪行动振兴计划就是要将国家主干网络的速率以现在的2兆或4兆带宽提升到155兆,有的甚至可以提升到622兆,这个速率将达到目前欧洲甚至美国主干网的速率。目前,从北京到武汉、广州、南京、上海,155兆已开通。CERNET从1995年发展至今成绩斐然。1995年只有108所大学上网,到1998年则有450所大学,1999年有500余个单位上网。从上网人数统计看,1999年已超过100万人,比1995年增加了98万人。作为第二项重点工程的教育资源的建设,包含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软件开发。通过软件的建设,可以搞教育软件平台,将优秀的教育软件放在其中。对其中一些成熟的适合推广的软件进行评估,然后收购。
“扶贫项目”作为三大重点工程之一,在整个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程中占据特殊地位。据悉,我国整体学生入学率目前统计是9%。而发达国家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五六十,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袁成琛研究员进一步解释提出:我国提高学生入学率难度非常大,通过适应性很强的技术,当前主要是数据广播或技术,通过教育电视台把信息播出去,把一些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合于农村教育的优秀课程送到山区,解决他们师资条件较差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