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青少年的社会生存靠什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04

  今年的上海地方“两会”期间,不仅代表、委员们把议论焦点频频对准青少年素质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从部分青少年崇拜“黑客”到浙江金华17岁乖儿弑母案,社会上关于改革应试教育和注重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呼声也很高。上海许多共青团干部认为,素质教育是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方面更多地发挥团队组织优势,这是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新形势下面对的重大课题,应当成为工作的一个重点。

  日前,记者就上海团队组织如何参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问题采访团上海市委有关负责人,首先听到的是一个好消息:团市委下属的青少年发展咨询中心今年打算从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保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方面入手。首先在全市各区街道设立3至4家社区街道服务站,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指导站”,通过心理测试、面谈辅导、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举办心理沙龙、心理讲座、心理训练营等形式,来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面对智能开发、交往障碍、择学择业、婚恋心理、家教辅导、性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上海团队组织还将继续积极深化青少年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一些如爱心援助、生态保护、护绿保洁、文明宣传、参与大型活动、开展各种技能服务、到居委会当助手等各类志愿者活动,将成为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课堂。今年,团市委将在全市全面实施“中学生成人预备期教育训练180课时”计划,并逐步将这项计划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实施意见接轨。在全市中学16至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中推行志愿者服务60课时制;继续开展“千班团支部服务千老人”、“保护母亲河行动”等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同时组织和发动青少年学生参加科学讨论会、创新方案设计展示、21世纪科学畅想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上海高校,今年许多学校团委提出要以大学生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为重点,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重点是抓好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工作,不断深化以理论研讨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建设。目前,上海高校已有32个邓研会,共有2.3万学生参加。团市委还打算通过“优秀国企青年报告团进高校”、大学生“四情”主题教育活动征集展示、大学生社团节、第三届上海大学生经济论文大赛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而进一步完善上海青年科技创新网,重点扶持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范,加强大学生创造协会等科技社团建设,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业基金,大力拓展博士硕士西部援助行动、大学生社区援助中心等,则是充分体现组织优势发掘大学生的潜在能力。

  上海不少团队工作者认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加强同时必须以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基础。他们就此将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维权咨询、社会救助等工作,为青少年提供维权服务,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比如,重点宣传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做好权益信访接待工作等。今年团上海市委还将与市综治办等进一步协商,共同推进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