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谁为她扬起生命的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05

  早春二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许小进坐在安徽大学那片刚从枯黄中挣扎出一些绿色的草坪上。从始至终,她平静如水的脸上洋溢着和阳光一样灿烂的微笑。

  在求职材料的封面上,她与众不同地写上:“试一试,才知行不行———一位女聋人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您的建议。”整个下午,这个双耳失聪的女孩缓缓地诉说着自己没有过程的求职路。

  人才交流会的前一天晚上(2月26日),我和在合肥打工的妹妹挤在一张床上。妹妹很担心,问我:“你听不见怎么办?”我告诉她:“要生存下去,总有办法的。”但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睡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心里不是个滋味。

  27日上午,虽说没像有的学生那样精心打扮,但我还是挑了件衣服,早早地和史梁(室友)一起到了合工大。8点钟就进去了,但11点不到我便呆不住出来了。说真的,我知道自己做不了新闻,也没有什么奢望,能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就很满足了。

  我遇到了一家自己心仪很久的杂志社。可材料递过去,人家一看,便退了回来,说了声“对不起”。我能怎么办呢?就这条件,也不能怨人家,换了我也会这么做,但我还是故作轻松地说“没关系”。可当时,我好想问:我都有勇气来找工作,你怎么就没勇气来接我的材料。一个上午,我就投了两份材料,被收下的那份是偷偷地塞过去的,我一声不吭,人家也不知道情况,让我今天下午和他们联系。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对自己信心百倍,别人却对我毫无信心呢。

  走出市场的时候,我和史梁去吃饭,不小心被饭呛得流下眼泪。史梁以为我哭了,便一个劲儿地劝我。缓过劲儿来,我告诉她,你别担心,我没哭,这点打击我早就准备好了,这几年我一直自己在打击自己。我要是真哭了,没有一点眼泪。

  干吗这么急切地要找工作?我找工作就是不想成为社会的包袱。家在农村,穷得家徒四壁,母亲过世后,父亲也很苦,再难也得在他面前装出笑脸。我也想过找学校,但学校和系里都没义务来给我安排工作,我想还是得靠自己。

  27日晚上,躺在床上实在睡不着,我就起来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就叫《没有过程》。说真的,我觉得那天就像大家在菜市场挑番茄,总要挑好的,只不过,他们会对我说“对不起”,而我们从来不用对番茄说“对不起”。我很苦恼,真的是没有出路,甚至看不到一些希望。就像一个准备了很久的选手,发令枪响时,突然接到取消比赛资格的通知,而我并没有任何犯规行为。

  从三年前失聪开始,我就不停地折磨自己:一方面要谋生,一方面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能干什么?那天刚进入人才市场,看见一个女孩在签协议书,我觉得市场中的每个人都比我幸运。去年九五级新闻毕业的时候,我觉得压力非常大,因为本来我该和他们一起毕业,看着他们在毕业会餐时的高兴样儿,我在暗暗地流泪,我是不是真的没有希望了?

  不过,现在我也想通了,找不到工作就打工,要不就回家种田。我报的法律自考马上要开始了,还得多准备。这两天,我还和史梁商量着去春游。不过,不管到什么时候,做一个文字编辑都是我最大的梦想。记得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天真,因为生命会老去,而天真的心永远不会老。

  昨天下午,记者又为许小进拨通了那家收去她材料的单位的电话,接线的先生说,还没看到她的材料,他们会尽快给个答复。当记者通过纸和笔告诉许小进时,她的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还是如阳光一样灿烂的微笑,这让人想起她的那篇自传———《活下去,活得像样》。

  据《江淮晨报》报道文/杨杰章玉政

  新闻背景:许小进,女,1977年4月出生于安庆市枞阳县乡村。1995年考入安徽大学,攻读新闻专业本科。1996年患脑瘤后失聪,休学一年。1998年自传《活下去,活得像样》发表于《北京青年报》,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其后全国几十家媒体予以报道。1998年以来,两年内发表作品近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