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提醒家长,给孩子开弱智证明一定要慎重。盲目给孩子开弱智证明的做法并不聪明。
     记者在一家医院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在智测科进行智力检测。“我就是想知道她成绩上不去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位母亲说。这个女孩儿十三岁,学习刻苦,但经常事倍功半,老师形容为“比别人慢半拍”。
     华理心理健康中心的专家认为:如果家长真的想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医院智测并不是上选。智测采用的韦氏法,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只有专业的心理专家才能做出精确分析,并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指导。在智测前,心理专家会与孩子进行沟通,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事后,会对孩子做适当解释,尽量消除负面影响,这些普通医院都做不到。该院的儿科负责人介绍,智测科主持智测的并不是医生,而是技术员,只负责具体操作,最后出具的结果只是智力值。
     另外,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智力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据武汉市儿童医院的研究表明,子女学习困难与父母的个性密切相关,父亲有女性化的行为举止,母亲比较懒散,孩子很可能学习困难。所以智力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根据一个简单的数值就盖棺定论。
     采访中记者发现专家使用的是假设语气:“如果家长真的想知道……”,难道家长还有别的目的?“有些家长,只是想要一张弱智证明。教育局只承认××医院出具的证明,所以这种家长,只会去那家医院给孩子检查。”
     经智测科医生证实,大多数来检测的学生是应老师的要求才来的,检测结果也是拿给老师看的。
     原来,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如果学生经指定医院检验是弱智,其学习成绩将不计入统计序列,不影响学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同时,该弱智生将不会留级,因为即使考试不及格,补考也会通过,“可以把题出得很容易,也可以……,这都在教师的掌握中。”一位中学教导主任说。
     至于能否为学生保密,这位教导主任表示原则上应该保密,但很难保证不让其他学生知道。
     众所周知,初中生并没有档案,但并不是说这份证明弱智的检测结果就对学生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弱智证明必须上报教育局,如果是小学升中学,这份弱智证明还会随着入学登记表转入中学。
     心理专家提醒,人是环境的动物,都有被认可的需求,仅仅为了让孩子“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轻率地给孩子扣上弱智的帽子,会造成孩子自卑;丧失学习动力;自我封闭,伙伴关系不良;某些会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攻击行为;某些出现行为退缩,即过分依赖,不爱参与社会活动,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实际年龄。经调查,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成年后,容易得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