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被认为是星体运动的最后阶段,其重力场强极大,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体都无法逃脱其引力,而超大型黑洞的引力甚至可达太阳的10亿倍。一般而言,大型黑洞大多处于椭圆形或螺旋形星系轨道的凸出和浓密部位,而小型黑洞则位于中间较平的星系轨道的中央,例如银河系。
研究小组还证实,超大型黑洞开始形成时规模较小,而且其形成的时间与星系相同,而关非如一些观点所说黑洞是在星体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随后,黑洞的规模随着主恒星一起扩大,主要途径是“吞食”其周围的气体和星体。研究人员已就黑洞重量占其主恒星及恒星周围气体总重的百分比得出了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即0.2%。
同时,天文学家指出,由于目前研究人员都是根据黑洞“吞食”的星体能量来测量黑洞重量的,但事实上人类现在只能从地球的角度观测黑洞“吞食”星体的情形,而除此之外从其他星体的角度肯定还能观测到更多的星体遭到黑洞“吞食”,因此,尚不能对上述数字抱有绝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