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校扩招真是刺激内需的一剂良方吗?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7-05

    中国经济已步人买方市场阶段,如何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已成为理论界及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各种解困方案相继推出,高校扩招即是一策,且在1999年已付诸实践,较上年扩招41%。

高校扩招的基本思路是:我国高校招生每年以25%-30%的速度增长,三年内高校招生将扩大一倍(包括电大、成教等),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认为扩招可以扩大内需的理由是:高校扩招一倍后,每年可增收学费200亿元,学生在校消费增加约40亿元,而这笔钱又可带动其他间接消费及投资消费,最终每年可拉动l000亿元左右的投资与最终消费。这种将教育纳入宏观经济体系,构思在无需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下,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在目前我国消费需求极度疲软的背景下,无疑是一种颇具新意的想法。

高校扩招,真是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一剂良方吗?

首先,教育活动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效果并非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显著。高校扩招是以高等教育产业化为基点引发的,目的是通过激发高等教育这种“高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推动我国经济回升,跃出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经济困境。但是,有关研究却发现,教育投资对需求的拉动效果较小。根据我国 1992年《中间投入产出表》 118个部门间的完全消耗系数表,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总和为0.73,而工业、建筑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力达1.9,服务业为1.25,农业为0.85,教育投资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均低于1。可见,把教育作为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应急措施并非良策。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其长期贡献,而非短期内对消费的带动。

其次,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固然可刺激教育及与之相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却并未扩大消费需求总量。微观上讲,在人们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教育消费与家庭其他开支呈此消彼长关系,即教育消费的增加是以牺牲或抑制其他消费为代价的;从宏观上讲,高校扩招从千家万户所挤出的教育费用,只是把钱从一些人的口袋里转移到另一些人的口袋里,在未形成其他消费热点的情况下,至多是一种货币持有的换位。因此,从两方面看,都不会引起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至于说高校扩招可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消费群,从而带动学校附近服务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看似言之有理,但事实上也只是消费群体在空间上的转移和集中过程。道理很简单,即使不扩招,这部分人同样需要消费,吃、穿、住、用、行等开支一样也少不了。据此,可以认为“高校扩招可以增加在校消费物亿元”则明显含有“水份”。

第三,高校扩把极有可能对众多扩招对象的家庭造成教育的高成本、低效益的不幸。教育是一项特殊产业,针对性很强,它需要建立在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从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供需矛盾的端倪已现。“研究生走俏,本科生基本持平,专科生靠边”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甚至大中专生当清洁工扫马路、卖报纸、擦皮鞋等也不是什么新闻。如果认为高校扩招可以缓解我国改革关键时期的就业压力,那么当三、五年后这批扩招对象又涌入求职队伍时,政府将如何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在没有对我国现行高校专业设置进行有效调整,没有对未来人才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前提下,出台扩招几十万的决策,谁能保证这批人才将来能适销对路。而对于众多喜获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及家长,在付出数万元的教育费用后,能否在今后获得预期的教育投资收益,更是一个未知数。若这批人完成学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又极可能滋生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读书无用”悖论,或许还会引发出不小的社会震荡与负面效应。

第四,高校扩招,实行全额自费,每年高达15000元左右的学费及生活费,使工薪阶层尤其是贫困阶层不堪重负,也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表面上看,高校扩招决策的实施为众多渴求知识、企盼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身份的普通人家子弟提供了良机,而且收费也是一种“愿打愿挨”的“公平”行为。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是低工资制,职工领取的是不完全工资,根本不包括下一代教育费用,不少农 村地区也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甚至还有5,000万人尚未脱贫。l999年8月中下旬各地新闻媒体报道的诸多贫家子弟手持高校录取通知书,流着眼泪向社会各界频频发出求助呼声的揪心场面。恐怕不是人们所愿看到、听到的“新闻”。至于因交不起学费而痛失求学机会以及举债入学后又疲于打工筹集生活费的莘莘学子又有多少,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中国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太多,而为了急于解决某些问题所走的弯路也不少。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任何脱离客观条件的急于求成之举,往往会顾此失彼或付出沉重代价。改革固然需要新思维,但亦应尊重客观规律,慎重行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较之发达国家差距甚远,但并不能因此而无视教育规律,病急乱投医。作为决策层,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权衡利弊,尽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避免潜在的隐忧,同时也要顾及大多数人的心理与经济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