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大学德育必须要面对大学青年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 断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的延伸所导致的大学青年在认识方式和思维 方式上的质变。今天的大学德育能否针对这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决定 着新的世纪我们能否真正赢得青年。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 存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特别是今天校园 青年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的受众主体之一。
大概没有比“网上冲浪”更令大学生趋之若鹜、乐此不疲的蔚为风尚 了。
网络带来的新鲜课题和严峻挑战非常明显。
一是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性与现有教育理念的主导性。
当今网络的优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和追逐,也自然伴随着产生了 内容的多元性。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匿名传输是网上信息传输的一大 特色。这不仅使别有用心者在摆脱了道德约束的状态下获得了同样便 捷制造流言与谣言的可能,增添了法律约束的难度,而且极易使痴心 迷恋者受到鼓惑和诱导,跌入各种美丽的陷阱。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流强烈 的冲击、挤压与挑战。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 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 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目 出现。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转输的主导性 地位,就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之一。
二是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与现有教育方法的单向性。
导致大学青年乐在其中的另一因素,则是在这一开放式系统中网 络成员之间沟通的交互性。聊天室内,你可以不露声色地翻动“四海 云水”,呼唤“五洲风雷”;公告板下,你也可以从容不迫、乃至于 毫不负责地说三道四,指点江山。每个上网者既接受信息,又制造信 息,既相互沟通,又相互感染;而构成公众广泛参与、积极投入的暗 含前提,就是交互性中沟通双方的资格平等。由此导致个体的心声可 以纵情张扬而不用担心“无人喝彩”。
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 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并将使其认知方式与情感评价产生连贯性的感 染。这对我们德育传统的单向的教育方法的冲撞是最为突出的。所以, 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问 题之二。
三是网络发展形式的创新性与现有教育模式的滞后性。
网络是创新的产物,其创新的形式,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 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然而,与青年学生的内在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某些效果并不 尽如人意。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素质等关键 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 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 形象来适应这个创新的时代,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三。
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要素,对这些挑战予以回应?我 以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者应着力思考和研究三点。
要主动把握制高点。
今天大学的青年思想特征、情感特点、行为特色与几年前相比都 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对学生的这种变化应当敏感地观察、敏锐地思考, 从而能敏捷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今天,知识的更新与提升对德育工作者而言更应具有迫切性。因 此,古人的“勤于睿思、博于问学”,更应成为德育工作者每日的自 省。
要找准自身立足点。
传统社会天经地义的师生关系,在信息社会有可能发生某种程度 的动摇。因此,网络时代的大学德育应当构筑起教育中一种新型的师 生互动关系。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引导其选择性,与其 在更加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共同面对亦真亦幻的现实生活。
在这种新型的互动关系中,除了思想导航者这一传统角色外,我 认为德育工作者更应是现代知识的开门人,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要积极探究切入点。
当今创新不仅是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需要,也是面向 新世纪的大学德育真正吸引青年的前提。而切入点的选择既是创新的 起点,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最终的效果正相关。
帮助学生发现他自己的需要,根据这种需要及其变化选择教育的 切入点,往往事半功倍。能帮助学生明辩他自己的长远利益,知晓他 自己的重大利益,拉动他眼前的现实利益,就有可能促使其在潜移默 化中既获得利益,更受到教育。
德育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认知参与的过程,更是情感介入的过程, 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情感的好恶亲疏直接影响着认知的接受、回避与 排斥的幅度。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学生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并有效 地给予调动,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