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访谈:特长生、保送生——也有苦水一大缸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7-05

    受访者:女,体育特长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乒乓球,跳高项目均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K12:听说你是保送入大学的体育特长生,我们很想知道你在小学和中学时的学习和特长发展状况。

    特长生:我五岁半的时候开始学打乒乓球,当时呼市第二业余学校招生,父母认为我在这方面比较有潜力,而且我也喜欢体育运动,就把我送去了。一年半后,我进入正规小学,同时也不放弃业余学校的训练。三年级时,在内蒙古自治区比赛中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后来,呼市新城区体育运动学校来我们学样挑人,也许是因为我特别高——我当时1.46米,是全年级男女生中最高的,也许是因为我打过乒乓球,总之,老师觉得我条件好,就要了我。

    K12:进入专门的体校后,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肯定会大大增加,你当时年龄尚小,能适应吗?

    特长生:训练的确很苦。我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6点到7点半是训练时间,8点开始上文化课,下午两节课后又继续训练,不管刮风下雨,每日都不间断,很累,6年级时,我被保送进入内蒙古师附中。

    K12:中学阶段在体育方面又有哪些成就呢?

    特长生:太辉煌了(笑)。我从未练过跳高,但校运会时拿了第一名,这大概跟个子高有关系。后来专攻跳高,初二时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从初二到高三垄断了内蒙古中学生跳高冠军,高一时获内蒙古第八届运动会青年组冠军,当时我身高1.75米。高中也是保送,总的说来比较顺利。

    K12: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或挫折?

    特长生:就是训练很苦,每天都练,绝不会因为天气而改变训练计划。八运会前集训时,由于训练强度太大,我的膝关节,踝关节都受了伤,然后调整了两个月,边治伤边训练,直到八运会比赛时伤也没完全好。我当时特别着急,父母来看我,我母亲哭了。

    K12:你当时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怎么处理两者的关系?

    特长生:还可以吧。训练之外如果有时间就用来学习,因为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学习压力很大。虽然有体育特长生可保送入大学的说法,但不能打保票。有时我会动摇,比如想是不是应该放弃一方面,抓一方面,但想归想,毕竟是走两条路比较保险。我特别羡慕普通同学,就算学得累,付出之后总会有回报,他们比我幸福。

    K12:如果你当初不靠体育特长保送大学,你估计单凭学习成绩能考上吗?

    特长生:比较危险,但差得不会太多。

    K12:为什么不继续念体校,而且选择了普通大学?

    特长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特殊,而且专门搞体育,将来道路比较窄。上大学主要是学知识,不是专门搞体育。很多人头脑里有这样的观念,认为搞体育的人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不想别人对我有这样的看法。

    K12:当你看到奥运会、亚运会上获奖的运动员时,你的感受如何?有没有想过也做那样的人?

    特长生:当然很羡慕。但这一切付出太多,也可能只是一时辉煌,以后干什么,谁也不知道。我想我是属于那种比较现实的人。

    K12:你是特长生,从初中到大学,每一次都是保送入学,你周围的同学怎么看?

    特长生:他们不理解,认为我仅凭体育好就获得了那么多优惠,觉得不太公平。我不敢说这里面有没有嫉妒成份。我有时会解释,有时也懒得解释;其它同学只需顾学习,我还要训练;其它同学放学了可以回家,我要训练到天黑了才能回,而且往往已是精疲力竭。就是这样,门门功课也必须及格,学校不可能因为你体育好而放宽对你的学习要求——当然我自己也不想,我付出的比他们多。

    K12:你的人际关系如何?有没有因很“特”而影响人际关系?

    特长生:人际关系比较好,可能与性格有关。但说到底,内心还是有隔阂的,尤其是与普通同学,可能因为我升学太顺利,他们心里难免会不平衡。我不想太特殊,希望能融入到他们中间去。

    K12:你将来的择业方向是体育教师吗?

    特长生:我的理想是做名Sportreporter,有体育特长,学的是中文,我想比较合适。

    k12: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祝你能取得更好的成绩。